改造低效工業園有新招
在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一個總投資約11億元的高端環保產業園正在有序建設。拆除傳統的鋅鐵棚廠房后,這個連片的五金表面處理聚集區將蝶變為擁有完善環保配套設施的現代化工業區,引導表面處理類企業上樓集約化經營,在確保為小欖鎮乃至周邊鎮街的五金產業提供關鍵配套服務的同時,切實解決工業污染問題,打造經濟效益可觀、社會效益顯著的高品質產業平臺。
這個產業園被稱為“共性產業園”,因其踐行規劃先行、土地集約、產業升級、集中治污的建設理念,有望成為中山兼顧產業發展與生態環保治理的示范。
過去,小欖鎮金屬表面處理聚集區由于土地利用效率低,布局不合理,污染治理效果不盡如人意。2020年,中山市生態環境局和小欖鎮對該工業區的用地、產能及產業布局優化調整,劃分為核心區、緩沖區、拓展區和輻射區四大板塊。
2021年初,小欖鎮金屬表面處理聚集區作為全市低效工業園改造、共性產業園建設示范,率先通過規劃環評審查,動工建設。預計改造后,土地利用率將提高3倍,廢氣處理效率提至90%以上。
“共性產業園”是“共性工廠”的升級版,中山“共性工廠”實踐萌芽于“小散亂污”整治工作。2016年,中山提出將同一產業或同一地區企業的特定生產加工環節聚集于同一專業化工廠,實現集中生產、集中設計、集中處理,為電鍍、化工、印染、洗水、電路板、專業金屬表面處理等傳統行業提供了綠色改造路徑。
2017年底,中山市大涌鎮瑞達家具廠通過環保竣工驗收并正式投產,成為廣東首個家具集中式噴漆“共性工廠”,也是全省首個VOCs(揮發性有機物)廢氣集中處理“共性工廠”。
大涌鎮紅木產業“共性工廠”案例為中山其他專業鎮起到了良好示范效應,如小欖鎮、東升鎮的五金表面噴涂,東鳳鎮、南頭鎮的小家電制造等傳統產業也先后探索建成了“共性工廠”。目前,中山“共性工廠”探索走在全省前列,已建成的共性工廠共有5家,成為梳理產業布局、整治“散亂污”問題的有效路徑。
“‘共性工廠’的實踐為中山集中治污、提升環境管理水平起到了較好促進作用。”中山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杜敏說,隨著城市發展到新階段,為進一步探索集中管理、集中治污的新理念,結合全市低效工業園改造工作,中山提出了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共性產業園”概念。
在“共性產業園”建設上,中山提出了相關科學指引。為監控“共性產業園”運行實況,中山提出要建設智慧環保管理平臺,做到廢水、廢氣、固廢、噪聲、用能及園區周邊環境質量動態實時監控,實現信息透明、一點多傳、風險可控以及企業、園區、生態環境部門三方信息共享。
此外,中山還制定鼓勵政策,通過鼓勵大中型企業投資“共性工廠”、引導中小企業“拎包入駐”,幫扶“共性產業園”建設。(經濟日報記者龐彩霞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