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山東德州:公益崗助力農民增收

發布時間:2022-05-30 09:46: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趙秋麗 李志臣 光明日報通訊員 李祿超 張娜 任立松

  5月16日上午,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大黃鄉倉上村55歲村民王建國,來到村東頭的“倉上遺址”上班。10年前的一場大病,讓他無法外出務工,成為“留守一族”,家里收入少了一大半。所幸,隨著齊河縣推出“齊享”公益崗,他上崗成為一名文物看護員,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

  推動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難點是如何讓農民有更穩定的增收途徑。調查顯示,德州市現有農村勞動力250萬人以上,幾乎占總人口的一半。其中,因病因殘等因素半失能人員約有8萬人,與此同時,德州市還存在農村勞動力年齡偏大、技能偏少、無業可就等亟待破解的難題。

  如何破解以上難題?出路在改革,辦法靠改革。今年,德州市在全省率先開展擴大農村勞動力就業集成改革,圍繞公益崗位開發、技能培訓、農村勞動力保險信貸、基層就業服務體系等課題推出一系列改革舉措,讓更多農民在家門口端上“薪”飯碗。

  系統集成,頂層設計“政策鏈”

  以系統思維謀劃改革,德州市推動各責任部門之間、各政策措施之間系統集成、協調聯動,確保改革在政策上統籌協調、實施中相互促進、成效上相得益彰。

  系統集成之下,“1+1+N”的“政策鏈”逐漸成形:在出臺集成改革試點方案、城鄉公益崗擴容提質實施方案的基礎上,同時推出16個配套方案,涉及農村勞動力培訓、集體經濟增收、“五類人員”回鄉創業帶就業、以工代賑、互助公崗、工友創業園等方方面面。

  ——哪里有挖潛就業崗位的空間,政策就延伸到哪里。從開發公益崗、以工代賑崗,到產業帶動就業、創業帶動就業,圍繞“做大蛋糕”、擴容“崗位池”,各項政策聚焦精準、有的放矢。以支持“回創能人”為例,不但將產業轉型、農村改革中蘊藏的機會留給返鄉創業者,還從創業者關心的財政、金融、人才等優惠政策方面做了具體安排。

  ——哪里需要突破瓶頸制約,改革就聚焦到哪里。長期以來,由于農村勞動力年齡偏大、流動性較大,很難享受各類政策性保險。為解除農民后顧之憂,德州市在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工傷保險全覆蓋基礎上,對招用農村就業困難人員并為其繳納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的企業、農村經濟組織和農民合作社,給予最長3年的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對通過農民合作社等一產用工單位實現靈活就業的農村勞動力,試點給予最長5年的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

  公益先行,織牢兜底“保障網”

  在農村,存在不少身體條件較差或不便出門務工的低收入群體。真正兜牢困難群眾就業底線,是改革的重要發力點。

  年近50歲的朱明霞通過齊河縣開發的“齊享”公益崗,走上了工作崗位。過去,她全家4口人的花銷全指望著丈夫打零工。眼下,朱明霞就職于齊河縣晏城街道陽光一品小區的一家民營養老機構,主要負責打掃衛生、照顧老人。聊起工作,朱明霞很知足:“離家近、活不重,每個月有2000元工資。”

  精準聚焦農村弱、病、殘、困等人員,以及城鎮大齡失業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有勞動力的殘疾人及其他市場化渠道難以就業的群眾四類人員,齊河縣探索推出“行政事業單位+公益崗”“國有企業+公益崗”“便民服務中心(人社所)+公益崗”“村(社區)黨組織+公益崗”“各類經濟組織+公益崗”5種公益崗模式,為弱勞動力創造出更多“兜底型”崗位。

  圍繞擴大農村勞動力集成改革,德州市實施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創新設立公共管理、公共服務、社會事業、設施維護、社會治理“五大類”公益性崗位,積極消納農村剩余勞動力和城鎮失業人員。與此同時,推廣以工代賑就業模式,謀劃建設以工代賑方式項目庫,優先組織脫貧不穩定、邊緣易致貧戶和其他農村低收入人口以及受疫情災情影響暫無法外出務工的農村勞動力就業。今年以來,全市新開發公益性崗位1.7萬個,通過以工代賑模式實現農村勞動力就業1萬余人。到年末,全市計劃開發公益崗位2.53萬個,市級安排專項補助資金2200萬元。“十四五”期間,力爭達到10萬個。

  精準培訓,提高就業競爭力

  擴大農村勞動力就業,關鍵是調動和激發農民的內生動力,提升農民就業能力。德州市從強化培訓入手,為農民就業提供強力支撐。

  禹城市德信羊絨公司員工孫經雷,過去主要在車間從事機修和基礎管理工作,但自從調入安監部負責安全管理,他在適應新崗位時遇到了“攔路虎”——電氣方面知識欠缺。在公司里,像他這種因缺乏專業培訓導致崗位能力不足的人不在少數。隨著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工作的推進,孫經雷在電子社保卡上順利領取了培訓券,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電工培訓專業。經過4天30個學時的電工培訓,他獲得了培訓合格證書,實現持證上崗。

  為扎實推進電子培訓券工作,德州市創新設置“通用券”和“定向券”,實現從“培訓找人”到“人選培訓”,年度發券量突破3萬張。與此同時,創新構建全市農村勞動力“大培訓”工作格局,統一編制農村勞動力培訓總體計劃,實現“一張網上收、一個口對下”,每年開展創新創業、就業技能、農業技術等培訓2萬人次以上。

  以集體增收帶動村民致富;創新開展“百企結百村”活動;激活農村“沉睡”資源資產,增加村集體和農民財產性收入;創新開展“一村一能人”行動計劃,組織開展農民職稱評審;實施“村村都有好青年”選培計劃,建立鄉村“好青年”人才庫;鼓勵村黨組織領辦勞務合作社,吸納有意愿的農村勞動力入社;開展農民進課堂學技術、進園區搞創業、進企業當員工、進網店促銷售“四進”行動……改革組合拳之下,德州市已初步實現政府扶持與市場運作相結合、公益性保障與靈活就業相結合、促進就業與維護權益相結合,構建起政府主導、市場推動和社會參與的協作格局。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51日韩视频| 18禁超污无遮挡无码免费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不卡 | 中文无码喷潮在线播放| 高清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性无码专区一色吊丝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91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日韩中文字幕v在线| 蜜臀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久久久中文字幕|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中文无码喷潮在线播放| 免费无码专区毛片高潮喷水|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国产成人午夜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最新高清无码专区|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吃奶|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中文| 一级片无码中文字幕乱伦 | 午夜福利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吞精 | 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无码?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