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在五省區開展森林資源價值核算試點
光明日報北京6月8日電(記者姚亞奇)7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統計局聯合印發通知,決定在內蒙古自治區、福建省、河南省、海南省、青海省等五省區開展森林資源價值核算試點工作。
“這次試點意義十分重大,意味著對自然資源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文化價值的核算方法從學術研究層面轉向了實踐層面。只有確立了科學權威統一的自然資源價值核算方法,讓自然資源及生態產品能夠科學定價,才能真正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建立,才能真正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森林資源價值核算工作對草原、濕地以及其他自然資源價值核算工作的順利推進具有引領作用,也將對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國家林草局科技司負責人說。
試點工作以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結果為統一底板,依據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數據以及相關林草生態綜合監測數據,對試點省(區)全域及以地級市為區域單元開展森林資源價值量核算,并結合林木資源及生態價值定價、生態補償標準制定、生態投融資政策設計、生態績效考核、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和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全面評估森林資源價值核算方法的科學性、匹配性和操作性。試點工作于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在試點基礎上,將視情況在全國全面推開。
自2004年開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與國家統計局連續開展了三期中國森林資源價值核算研究項目工作,提出了符合我國國情的森林資源價值核算理論和方法,為構建森林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實現碳中和目標和美麗中國建設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統計局工作計劃,今年還將啟動第四期中國森林草原資源價值核算工作,進一步完善森林資源價值核算方法,同時啟動開展草原資源價值核算研究工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