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這個鎮為何村村搶著辦非遺晚會

發布時間:2022-09-20 09:2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耿建擴 陳元秋 光明日報通訊員 田瀟 張智超

  近日,因為一場晚會,河北省任丘市梁召鎮整個鎮子都熱鬧了起來。

  辛安莊村幾十位農家藝人擊鼓吹笙,奏出國家級非遺辛安莊民間音樂會的悠揚與壯觀;東姜村的鄉親放下鋤頭扮上臉,唱出省級非遺東姜老調的質樸和高亢;正洛村的羅家槍傳人,手持長槍挑崩纏擋,舞出這項市級非遺的氣勢與力道……

  這火熱的場面并非出現在大型演出現場,而是在梁召鎮23個村的廣場與街巷上演。

  鄉親們如此賣力排練,全為在即將舉辦的梁召鎮非遺專場展演晚會上有個好表現。“我們鎮有23個村,從2012年起,每到春節、端午、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這些節日,鎮里就會辦非遺晚會,節目以鎮里的非遺項目表演為主,23個村爭著承辦,這次終于讓我們‘搶’上啦!此次的主題是‘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喜迎二十大’。這不,大伙兒就連中秋假期也沒閑著,都忙著排練呢……”北蘆張村黨支部書記王紅俊激動地說。

  非遺項目融入老百姓生活

  梁召鎮非遺晚會的承辦權得靠“搶”,這一點全鎮人都知道。

  梁召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僅以該鎮為申報單位的國家、省、市、縣級非遺項目就有13項,另外還有3項非遺在這里廣泛傳播,可以說村村都有非遺傳承。

  數量多,非遺的熱度也很高。71歲的高進寶,既是東姜音樂會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也是省級非遺東姜老調的劇團團長;70歲的王永存,是市級非遺任丘竹板書和省級非遺陰陽八盤掌的傳人……在梁召鎮,像這樣“身兼數職”的人有很多。也正因為如此,北蘆張村獲得非遺晚會承辦權的過程,堪稱“過五關斬六將”。

  早在去年7月,上屆非遺晚會一結束,北蘆張村就遞交了承辦申請書。王紅俊以為自己是頭一個,可還是被辛安莊村搶了先。緊跟著,大姜村、西蘆村、梁各村、東姜村……也交了申請書。

  “辛安莊村有國家級非遺項目,又有晚會承辦經驗;東姜村有3項非遺,全鎮最多;大姜村、西蘆村經濟實力強,能提供全套的演出設備……”分析競爭對手的優勢后,王紅俊決定從節目數量和內容創新上下功夫,“武術、戲曲、任丘大鼓,這些普及性高的非遺項目,每項拿出一兩個節目。創新的任務交給竹板書,這幾年,王永存和徒弟創作了不少新作品……”

  為了爭奪承辦權,各村鉚足了力氣。王永存師徒完成了抗疫題材新作品《獅城贊英雄》;東姜村東姜音樂會則搬出了拿手戲——曾獲河北省第三屆秦川杯銀獎的《喜慶豐收》……

  最終,經過層層比拼,別出心裁的北蘆張村如愿以償。“對我們來說,非遺晚會不是一場簡簡單單的文藝會演,而是一次難得的展示機會,展示本村的歷史文化遺存和如今的好日子。”王紅俊說。

  “傳承計劃”激活非遺生命力

  秋風習習,王仙莊村村民馬榮花家的小院里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也彌漫著河北梆子的激越與高亢。

  去年,梁召鎮以家庭成員長期從事非遺傳承、依托宅院開展非遺活動為標準,評選了11個“非遺小院”,馬榮花家就是其中之一。“只要有時間,我們就唱!不光在家里唱,還在網上唱。我們有4個微信群,群員除了梁召鎮的,還有很多外地人。”馬榮花邊說邊翻起了微信群的聊天記錄,手指劃了半天也沒翻到頭兒。

  梁召鎮的非遺文化豐富多彩,這些年,為了更好地保護起來、傳承下去,鎮里制訂了包括“非遺小院”在內的一系列傳承計劃。

  自2010年起,辛安莊民間音樂會、東姜音樂會、東姜老調等非遺項目相繼走進梁召鎮的中小學校。“我們每周都去學校教課,孩子們在學校里學不夠,就來家里繼續學,都是免費的。”55歲的東姜村村民李立霞是東姜老調的傳人,在她心里,有了這些,東姜老調的傳承就有了保障。

  光有傳人還遠遠不夠。這些年,梁召鎮邀請專業老師創作了很多貼近生活的新節目,組織非遺傳承人進行表演,并在網上發布。王永存是任丘竹板書的第5代傳人,他表演的《太行山上新愚公》等新作品,在網上一經發布就廣受好評。“我18歲學藝,唱了一輩子竹板書。沒想到這么大年紀了,還能在網上火一把。”王永存笑呵呵地說。

  此外,梁召鎮還結合原有活動辦起了“彩虹課堂”。非遺傳承人將黨的創新理論、“四史”宣傳教育融入曲藝作品之中,既傳承了非遺,也讓理論宣講更加有聲有色。

  傳人有了,新作有了,舞臺也有了……梁召鎮的“傳承計劃”讓非遺煥發了生命力。

  群眾熱情補齊傳承關鍵點

  非遺是全社會的共同財富,非遺的保護工作不能僅靠政府的行政手段,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在這一點上,梁召鎮的非遺項目傳承擺脫了“政策依賴癥”。

  周末一大早,東姜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里擠滿了人。這天,是東姜音樂會排練、教學的日子。人群中,既有東姜音樂會的傳人和小學員,也有觀看表演的村民。

  東姜音樂會傳承數百年,始終以工尺譜記譜,如今很少有人掌握。高進寶11歲學藝,1年才學會了兩首曲譜。“工尺譜太難記,年輕人不愿學。我2001年開始收徒,3年才教出了10個徒弟。”2005年,高進寶從保定請來專業老師,將東姜音樂會現存的工尺譜全部翻譯成簡譜。“有了這些簡譜,孩子們就不用記那些天書似的工尺譜了。”看著身邊漸漸多起來的年輕人,高進寶覺得這錢花得很值。

  梁召人對身邊的非遺項目感情有多深,鎮文化站站長王春懷最有發言權:“我在鎮文化站工作了24年,從來沒有為組織群眾文藝演出犯過愁。”

  梁召鎮生產的電力金具和汽車配件全國有名,是任丘市的富裕鎮。“這些企業老板大多是本地人,從小對這些非遺項目有感情,有的本身就是非遺傳人,經常出資贊助各種非遺活動。”王春懷說。

  非遺的保護是為了“搞活”,而不是保護成“標本”。在這方面,梁召鎮的非遺保護已然成為任丘市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任丘市共有非遺項目52項,其中國家級1項、省級6項。“近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指導方針,通過將非遺編入《任丘鄉土教材》、非遺進校園、非遺進網絡、非遺+文創、非遺+產業、公益文化百姓講堂、理論講堂等形式,激發非遺生命力,將非遺文化融入產業、生活、精神文明建設的方方面面,使非遺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部分,成為人民精神財富、物質財富的一部分。”任丘市委書記王少杰說。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色综合中文综合网| 一夲道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暖暖日本免费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 成人无码精品1区2区3区免费看| 免费A级毛片av无码|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日本按摩高潮a级中文片| 日本中文字幕网站| 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不卡| A狠狠久久蜜臀婷色中文网|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9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久久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久久久久久精品无码人妻 |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无码中文字幕乱在线观看| 人妻丰满熟妇A v无码区不卡 | 成人无码区免费A∨直播|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免费蜜桃 |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视频| 少妇性饥渴无码A区免费| 久久AV高清无码| 人妻中文字系列无码专区|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DV| 亚洲?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性 | 中文在线√天堂| 亚洲情XO亚洲色XO无码|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老年| 中文字幕无码高清晰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