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中國服務”·旅游產品創意案例發布
央廣網北京3月16日消息(記者彭揚)旅游帶動鄉村振興的新路徑有哪些?旅游演藝如何持續創新發展?……3月14日至15日,第四屆“中國服務”·旅游產品創新大會在紹興市上虞區召開。本活動由中國旅游協會主辦,紹興市上虞區委、區人民政府支持。
會上重點推介了“中國服務”·旅游產品十大創意案例,分別是:大型紅色舞臺劇《重慶·1949》、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田園城市·音樂小鎮”六星街景區、永定土樓“天涯明月刀”鄉村旅游國風電競數字文旅體驗項目、百美村莊、告莊西雙景、沙漠星星酒店、林渡暖村、松贊集團、貴州烏江寨國際旅游度假區。
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一級巡視員王鶴云在致辭中表示,自2018年以來,中國旅游協會連續舉辦四屆“中國服務”·旅游產品創新大會活動,向行業推介旅游業改革發展的最新成果。經過精心培育,創新大會正在逐步成為具有廣泛影響力和權威性的重要品牌,在引領行業創新、賦能行業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許澎表示,本屆大會首次落地浙江,既是對浙江旅游業發展的充分肯定,更是對我們的鼓勵和鞭策。莫干山民宿、杭州開元森泊度假樂園等在往屆大會中獲得推介,充分體現了浙江省旅游業的發展成果和態勢。浙江將不斷打造“詩畫江南、活力浙江”品牌影響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浙江實踐。
紹興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上虞區委書記魯霞光介紹稱,上虞位于杭州和寧波的幾何中心,是杭甬半小時、上海1小時“生活圈成員”。擁有“一江一湖一山三福地”的獨特風光:一江即曹娥江;一湖即皂李湖;一山即覆卮山;三福地,中華孝德園、英臺故里祝家莊、東山景區。當前,正迎來文化和旅游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融合發展的新風口。上虞區將從“游在上虞”“食在上虞”“住在上虞”“購在上虞”四個方面,全力打造區域性消費中心城市、長三角休閑旅居目的地,努力讓旅游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堅定文化自信的生動課堂、展示上虞形象的重要窗口。
中國旅游協會會長段強在主旨演講中認為,當前,旅游業的格局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體現出了新時代的特征,多元化復合型旅游正在取代傳統的觀光旅游。分析獲得推介的10大案例,呈現出如下特點和發展趨勢:紅色旅游持續受到市場追捧,只有用創新的藝術形式表達紅色文化,才能讓觀眾自覺接受革命教育;旅游帶動鄉村振興,建設鄉村休閑度假目的地已成趨勢,村民在旅游發展中真正獲益;根植于多民族文化,開發具有豐富業態的夜間經濟與旅游集聚區,釋放城市活力,回應和創造新的消費需求;通過建設有特色的酒店,拉動目的地發展。酒店復合型產品成為時代潮流;文化創意與標準實踐,保證旅游演藝歷久彌新,避免同質化低端化。
本次大會設置了四組專家訪談。分別從“旅游帶動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跨界融合助力目的地創造性發展” “旅游演藝如何持續創新發展” “開發旅游集聚區,帶活一方經濟”等主題展開。
會上同時啟動第五屆“中國服務”·旅游產品創意案例征集工作。中國旅游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潤鋼介紹,今年的征集活動將繼續邀請來自行業的20位知名度高有影響力的學者和企業家作為特約專家參與推薦“案例”。推薦的“案例”應滿足:既可產生于傳統旅游業態,也可產生于泛旅游業態;應具有較高的引領性和示范性;應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應具備良好的體驗性和推廣價值;應響應或創造了新的消費需求;應具備一定的實踐成果,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且具有可持續的贏利能力或贏利前景;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擇側重中華文化、文旅融合、傳統與現代結合、科技創新含量較高的“案例”。
此外,大會特設主題分論壇——沉浸式旅游發展論壇,以“數字——讓旅游更沉浸”為主題,聚焦“數字”和“旅游”兩大核心詞,展現沉浸式旅游發展新動向、新案例,分享技術研發帶來的夜間旅游新場景和促進文旅深度融合的新成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