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1491億元 天津濱海新區202個重點項目集中開竣工
5月10日上午,天津市濱海新區2023年夏季重點項目集中開竣工活動舉行。本次集中開竣工活動重點項目共202個,總投資1491億元,將為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本次啟動開竣工項目主要涉及創新平臺、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重大基礎設施、重大民生改善、鄉村振興等領域。包括開工項目124個,總投資1052億元;竣工項目78個,總投資439億元。平均投資規模7.38億元,其中100億元以上項目1個、50億元-100億元項目1個、10億元-50億元項目29個。其中,中海油能源發展天津海洋裝備智能制造基地、法國液化空氣永利氣改電項目、天津聯想創新科技園項目、胡家園街華北陶瓷片區城市更新等龍頭項目的加快建設為新區投資穩定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濱海新區副區長尹曉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將為每個大項目配備服務專員,通過大項目全生命周期平臺,將項目進度實時匯總,在基礎施工、內部裝修、完工駿收等各個節點都采取部門聯動的方式,保障項目如期進行,堅決守護市場主體看好‘濱城’、投資‘濱城’、深耕‘濱城’的信心和熱情?!?/p>
作為本次活動的主會場,中海油能源發展裝備技術有限公司及裝備智能制造基地項目備受關注。為助力海洋石油增儲上產,中海油能源發展裝備技術有限公司于2022年在天津保稅區臨港工業區一次購地27萬平方米,分兩期滾動實施建設海油發展天津海洋裝備智能制造基地項目,兩期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其中一期投資約14億元以上,被列為天津市重點建設項目。
海油裝備智能制造基地主要著力發展石油專用管材、人工舉升產品加工集成制造以及透平測試維修業務,以“產品+技術+服務”的模式推動海洋領域技術裝備及工具設備國產化,打造海油裝備核心拳頭產品,提升能源技術服務產業一體化服務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同時,海油裝備智能制造基地秉承中國海油“創新驅動、國際化發展、綠色低碳、市場引領、人才興企”的五大戰略,以建設“智能制造、綠色低碳、員工友好”示范基地目標,未來向數據、經驗沉淀,向工藝、管理要效率,向綠色低碳、智能化發展要效益,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實現從傳統管理模式向現代化、數字化、智能化的跨越。
中海油能源發展裝備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智能制造基地項目總經理馮紹明向記者介紹:“在項目進程當中,濱海新區政府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特別是在申請開工的階段,新區政府靈活推動,以告知承諾代替施工圖審查方式,先行開展樁基施工,大大加快了項目進度,為我們實現提前開工節省了兩個月的時間。我們計劃在今年冬季以前把地面以下的樁基工程全部完工,按照工期要求,項目將在2025年2月達到整體竣工水平,項目建成之后,預計園區整體產值每年20億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