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線上新“員工”
【我在現場】
光明日報記者 張景華 光明日報通訊員 鄧白露
北京市海淀區西北旺一處電力桿塔旁,黃色工程車的機械長臂緩緩抬起,探出兩只橘黃色小臂,穩穩伸向高壓電線。
“這是我們電網檢修的新‘員工’——帶電作業機器人。”國家電網公司配網帶電作業首席專家王月鵬站在車旁,一邊輕輕點擊擎在手里的屏幕,操控著機器人的小臂,一邊對記者說:“瞧,這條高壓線正在帶電加裝接地環。”
記者仰頭望去,只見十幾米的空中,機械小臂抓取剝線器、剝除絕緣層、取出接地環……轉眼間,一只新的接地環便安到了高壓線上。
“真靈巧!”記者稱贊。
“這個靈巧,來自‘頭腦’和‘眼神’。‘頭腦’是指它可以像人腦般主動規劃作業路徑;‘眼神’是說它能全過程精準實現線路的識別定位。”王月鵬自豪地介紹著,“再配上能模擬作業人員雙手的手臂,機器人一來,以前五個人的活兒,現在倆人干就行!”王月鵬說話的工夫,機器人又將手臂伸向了下一個工作點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