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古鎮的“詩與遠方”
【一線講述】
守護古鎮的“詩與遠方”
講述人:桂林市陽朔縣興坪鎮興坪街道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黃強明
50年前,我出生在漓江畔的興坪鎮。興坪的老街舊巷、一磚一瓦都承載著我無數的記憶。每一條煙火氣息彌漫的街道,每一個青磚古樹遍布的巷子,都在默默訴說著古鎮的歲月悠長。興坪古鎮是我內心深處最干凈、最誠摯、最溫暖的“凈土”,而守護古鎮的“詩與遠方”,則是我一直在努力踐行的誓言。
近年來旅游業發展迅猛,興坪作為漓江的精華段也吸引了絡繹不絕的游客。如何讓古鎮在發展的同時保持原貌、留住鄉愁?帶著這個問題,我開始思考。
做好老街保護,應該要利用好身邊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2016年9月,我帶頭組建興坪街道黨群志愿服務隊,周邊不少老街坊、中學生紛紛申請加入志愿服務隊。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街坊們的精神風貌也發生明顯變化。以前,老街的一些商鋪不落實“門前三包”,管理困難。漸漸地,商鋪、居民積極配合街道、社區的工作,街道干凈整潔,越來越有人氣了。
2021年,我當選陽朔縣人大代表。我深入群眾聽取意見,推出“三級街巷長責任制”,提升街道精細化管理水平,更好地留住古城風貌。2022年10月,興坪街道7條主次干道的15名路長、16條街巷的22名街巷長正式上崗,這群“護巷人”精細化“掌管”著轄區內的每條街巷。我們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修建污水處理設施,解決居民生活污水問題,走村入戶宣傳環境衛生,通過“三清”“三拆”“三微”,推動鄉村環境舊貌換新顏。
在保護老街的同時,一個新問題又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怎么樣為保護好漓江作點貢獻。為動員更多人保護這顆“明珠”,我帶頭組建“陽朔漓江排筏黨員先鋒志愿服務隊”,鼓勵大家在向游客講解漓江景點故事的同時,還要積極宣傳保護漓江生態的相關知識、政策法規,讓保護漓江的觀念深入人心。
未來,我會繼續扎根漓江江畔,為美麗興坪、秀美漓江建設發揮自己的光與熱,繼續做古鎮“詩與遠方”的守護者。
(光明日報記者周仕興,光明日報通訊員曹長青、陽敏莉采訪整理)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06日 05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