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合力推進傳統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

發布時間:2023-07-26 10:02: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作者:李云雁(浙江財經大學中國政府監管與公共政策研究院),王貽云(浙江財經大學中國政府管制研究院)

  我國制造業規模占全球比重近30%,已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是穩定經濟增長、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力量。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為制造業進一步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智能制造助力綠色低碳轉型

  智能制造為傳統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新思路,在提升產業效率的同時能夠有效減碳降污,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雙贏”。

  一是推動能效升級。智能制造應用數字化工廠、工業物聯網、智能機器人等模式和手段,提升制造企業能源利用技術和生產工藝,推動綠色技術的智能化改造,催生綠色產品設計系統、綠色制造決策系統、綠色產品回收系統等數智化綠色生產平臺,助推制造業在綠色低碳轉型升級中提質增效、煥發生機。

  二是助力價值鏈提升。智能化技術應用于生產管理、研發設計、組裝流程、售后服務等制造業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破解產業鏈各環節的創新瓶頸,降低廢品率和原料浪費,提高產品附加值,做到精細化、柔性化生產,促進制造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三是實現精細化減排。智能制造以其自感知、自學習、自決策、自執行、自適應等特點,實現對制造業全流程、全場景的精細化控制、精細化操作和精細化管理,并通過流程再造和全生命周期的設計形成生態設計標準,建立數智化能源管理平臺,構筑智能評估體系,實現全生命周期、全產業鏈、全方位的減碳降污。

  多措并舉合力推進綠色低碳轉型

  智能化與綠色化協同發展,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抓手,當前亟須多措并舉傳導轉型責任壓力、增強轉型定力、挖掘轉型潛力、激發轉型動力、形成轉型合力。

  一是加強制造業減碳規劃,傳導綠色低碳轉型的責任壓力。首先,將綠色低碳目標納入制造業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我國制造業“十四五”及中長期減碳降污目標,分行業制定綠色低碳發展標準和行動路線,將能效、碳足跡、污染物減排等減碳降污關鍵指標納入地方行業規劃,錨定轉型目標和雙碳約束,堅持分類指導、分業施策。其次,實施制造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全面落實制造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堅持重點突破,加快壓減雙高工業產能,加速推動重點行業節能降碳。再次,建立減污降碳智能監測與評估系統。開發制造業減碳降污智能檢測與評估方法和技術,健全智能化監測評估數據管理系統,完善制造業減碳降污數據的采集、傳輸、存儲、共享、應用等管理體系,及時、準確地監測和反饋制造企業綠色低碳績效,強化規劃落實。

  二是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增強綠色低碳轉型的戰略定力。首先,健全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企業減碳外部性內部化。逐步優化全國碳交易市場機制,實施統一規范的行業標準和交易規則,適當收緊碳配額量,出臺明確的碳定價規則,強化減排約束,并不斷完善碳市場信息披露機制,提高碳交易市場交易效率,充分釋放市場激勵轉型的信號。其次,加快發展綠色金融,緩解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的融資約束。構建助力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的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碳資產管理、碳信托等全鏈條碳金融服務體系,拓展企業融資渠道,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有效防范綠色低碳轉型帶來的金融風險。再次,積極應對碳關稅,有效應對碳泄露。歐盟碳關稅政策于今年落地實施,高碳企業的出口成本將大幅提高,這倒逼企業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提高整體能源利用效率,尋找化“危”為“機”的突破口,讓產品獲取全球“綠色通行證”,降低碳關稅成本。

  三是積極實施示范行動,挖掘綠色低碳轉型的創新潛力。首先,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業。以智能制造核心技術路線為引領,重點建設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業,扶持一批處于行業價值鏈頂端、創新能力和品牌影響力突出的智能制造企業上市,做大做優智能制造企業矩陣。其次,創建一批綠色低碳示范工廠。積極開展“節能低碳示范”、“零碳示范”和“綠色制造示范”創建工作,持續強化示范工廠產品綠色化、生產潔凈化、能源低碳化等能力建設,發揮以點帶面的作用引領更大范圍的制造業企業綠色低碳轉型。再次,建設一批數實融合的綠色低碳轉型示范區。形成、共享智能制造與綠色低碳轉型協調發展的有效路徑和先進經驗。

  四是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激發綠色低碳轉型的發展動力。強化要素保障,聚焦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條件,制定傾斜政策支持智能制造和綠色低碳轉型。首先,設立專項財政資金和產業投資引導基金,引導金融機構開發綠色金融產品,加大對企業智能制造和綠色低碳轉型的資金支持。其次,加快人才引育,推動智能制造與綠色低碳轉型全鏈條人才培育,加強關鍵技術研發人才的戰略儲備,破解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的人才瓶頸。再次,設立專門的技術研發基金,圍繞關鍵核心共性技術,聚力攻關解決基礎性、長遠性重大科技項目,解決“卡脖子”的問題。

  五是建設良好的產業生態,匯聚綠色低碳轉型的強大合力。首先,加強建設智能制造研發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統籌協調國內外先進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提供商、智能裝備制造商、工業軟件開發商等優勢資源,建立面向制造業智能化轉型的專業服務平臺,為智能化轉型企業提供技術咨詢、人員培訓、資源共享等支持,完善協同制造、定制化服務、供應鏈管理等領域的公共服務,賦能制造業企業“制造”向“智造”轉型升級。其次,積極打造智能制造產業集群。以智能制造研發創新公共平臺整合產業鏈,形成基于云服務平臺的大、中、小企業合作研發、創新、轉型的產業組織結構,推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轉型與協同降碳。再次,加強政府、企業與相關行業協會合作,為綠色低碳轉型提供合力。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国产成人无码18禁午夜福利p |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中文八零|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资源网|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丨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国产高新无码在线观看| 亚洲热妇无码AV在线播放 | 久久中文字幕视频、最近更新|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豆芽|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网站|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dvd| 无码乱肉视频免费大全合集| 痴汉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亚洲av无码成h人动漫无遮挡| 最近的中文字幕大全免费8|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码AV |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夲道|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无码人妻AAA片| 人妻丰满?V无码久久不卡|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无码国产| 一本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 中文无码字慕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 久久久无码精品午夜|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亚洲综合最新无码专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