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濕地保護體系初步建立 濕地保護進入提升質量新階段
央視網消息:記者從國家林草局了解到,目前,我國濕地保護體系已初步建立,濕地保護重點在確保面積總量穩定的前提下,轉向全面提升質量。
目前,我國共有82處國際重要濕地、58處國家重要濕地、903處國家濕地公園、13個國際濕地城市,濕地面積約5635萬公頃,居亞洲第一,世界第四。國家林草局表示,將通過規范管理、提升質量等,持續提升濕地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大數據護航 珍稀鳥類成群現身鹽城國家濕地公園
初冬時節,江蘇鹽城濕地公園迎來了二十多萬只野生候鳥大軍,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鳥兒或擠在一起嬉戲打鬧,與藍天、白云、蘆葦共同組成生機勃勃的江南冬季濕地美景圖。有著“鳥中大熊貓”之稱的東方白鸛瀕危鳥類今年有500多只飛到了這里。近年當地通過退漁還湖,電力設施入地等環境修復美化工程,生態質量大幅提升。
國網“候鳥生命線”項目志愿者 馮舒宜:對可能有鳥筑巢的點位來做一個專項防護,不僅可以提高防護效率,還能降低我們的防護成本,可以說能讓人更輕松一點,讓鳥更安全一點。
在江西上猶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范工程——南湖國家濕地公園,工作人員正在種植金森女貞、毛杜鵑等植物,開展濕地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當地把南湖國家濕地公園建設保護納入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專項工程,通過種植濕地植物、凈化水質等措施,確保濕地水質全年穩定在二級優良以上。
江西省上猶縣林業局副局長鄧立明:我們先后投入近十億元資金,實施了南湖濕地公園生態岸線修復,水源涵養林保護等生態保護項目,不斷提升濕地質量。
今年,國家林草局出臺《小微濕地保護與管理規范》等國家標準2個、《濕地生態修復技術規程》等行業標準5個,指導各地提升濕地保護修復質量。同時,發布18處新指定國際重要濕地公告,對80處國家濕地公園開展試點驗收及調整工作。
國家林草局最新調度顯示,今年,全國已實施濕地保護與恢復項目91個,實施濕地保護修復重大工程項目14個,修復濕地3.91萬公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