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異種移植與免疫細胞治療創新團隊:攻克醫學難題 勇攀科技高峰

發布時間:2024-02-04 10:0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人才強國新征程】

  光明日報記者 禹愛華 趙嘉偉 龍軍 光明日報通訊員 周楊慧

  糖尿病是世界公認的重大疾病之一。中國是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國家,總數超1億人。胰島移植是重癥糖尿病的治療關鍵。面對人源供體極度短缺的瓶頸,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以豬為供體的異種移植是解決人源供體短缺的方案。

  為守護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異種移植與免疫細胞治療創新團隊經過20多年多學科聯合攻關,發明了豬胰島移植臨床安全保障成套技術并應用于臨床,實現全球異種移植從實驗到臨床的關鍵突破,我國豬胰島移植治療糖尿病的研究水平邁入國際領先行列。

   鍥而不舍探索前沿技術

  2023年1月9日,團隊帶頭人、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首席專家王維坐在辦公室里,焦急地等待著一名患者的復查結果,該患者是全球首例2型糖尿病腎移植術后豬胰島移植患者。此前,團隊聯合移植科、內分泌科及營養科等科室共同組成胰島移植多學科會診專家組,運用團隊原創的技術,為該患者設計了豬胰島移植治療方案。

  復查結果顯示:該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正常,餐后血糖正常,腎功能正常,意味著該患者完全實現了外源性胰島素的脫離,實現了異種移植領域的重大突破。

  從1996年開始,團隊便嘗試通過移植人以外的動物胰島細胞來治療糖尿病。當時,這項研究在國際上幾乎無成文資料可查,需要完全依靠自主探索。“豬胰島素與人胰島素僅相差一個氨基酸,可成為異種移植的最佳供體。”王維介紹,團隊最終選擇豬作為供體來源。

  如何找到合適的“救命豬”,團隊開始了艱難探索。團隊成員、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醫學實驗中心博士生導師邢曉為回憶,北上青藏高原,南下海南島,東達太湖之濱,西至云貴高原,王維教授帶領團隊成員奔赴十幾個省區的偏遠鄉村,篩查了幾十類豬源、一萬多份樣本,深入農戶尋訪供體豬種源,“有次在青海,大家跳到豬圈提取了30多頭豬的血液樣本,鞋褲被豬糞糊得臭烘烘的,坐車時,熏得司機師傅一直捂鼻子”。

  歷時3年,行程達數萬公里,團隊終于篩選出最適合移植用的豬源。后續團隊再通過近交,培育出一個遺傳表現穩定并具有異種移植優勢的豬種。

  “我們靠著10萬元經費起家,堅持近30年,克服了生物安全性、免疫排斥反應、手術避險方法等三道難關,才有了今天的成果。”王維笑著說,“半輩子與豬打交道,我可以說是見豬最多的醫生,也是對豬最有感情的醫生。”

  團隊還在異種移植倫理和規范上進行了先行探索。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1999年獲衛生部“豬胰島移植治療糖尿病的實驗與臨床研究”批準件,通過了關于科學性和倫理性的復合審核。2008年和2018年團隊兩次受世界衛生組織委托主導完成國際異種移植專家共識《長沙宣言》,2006年至2016年團隊9次主持和參與了國際異種移植臨床研究倫理標準和科學標準的制定。

   突破常規產生原創成果

  團隊成員、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放射科主任容鵬飛清楚記得,自己剛到美國學習深造時,當地的學生戲稱他為“赤腳醫生”,這讓他深切感受到堅實理論基礎與醫學前沿技術融合的重要性。

  “作為一名醫生,決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發掘有臨床轉化潛力的基礎研究,搭建醫療技術的研發、孵化平臺。”在容鵬飛看來,醫療工作者只有做出將基礎科學研究轉化為治病救人的臨床創新成果,才能救治患者痛點、解決臨床難點,推動我國醫療水平不斷發展進步。

  2017年,團隊著手研究基因編輯T細胞治療晚期肝癌的新技術。經過反復探索,他們突破常規,提出了一種思路:提取出患者自身的T細胞,在體外進行基因工程改造,隨后再通過影像學設備精準導航,用細針穿刺肝癌腫瘤組織,再將改造增強免疫功能后的T細胞重新注入,充分發揮其對癌細胞的殺滅作用。

  當時,利用免疫技術這一世界醫學最新成果治療肝癌的效果并不明顯。但是團隊成員根據基礎醫學成果,多方面、多思維探索路徑,最終找到了解決這一醫學難題的方案。

  “團隊成員有人負責技術研發,有人專注解決臨床難題,大家的研究方向各有重點又互相交叉,讓我們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跨越,并將技術成果應用在多個領域。”王維說。

  目前,團隊運用這種療法已經完成了12例肝癌晚期患者的治療。第一例晚期肝癌患者已經發生轉移,在接受治療后存活已超過了兩年半,大大超出預期生存期。王維介紹,在接受治療前,這些患者均無法通過其他常規治療手段控制病情,預計生存期僅為3至6個月,目前這12例患者的生存期均得到明顯延長。

  “在醫學前進的道路上,大家都是鋪路石子。”王維表示,近年來,團隊面向國家需要和患者需求,在腫瘤、慢性肝病的影像診斷,門靜脈高壓的介入治療,胰島移植治療糖尿病等諸多領域產生了眾多原創醫學成果,受到國際同行矚目。

  “人才要在火中淬煉”

  2023年10月,王維、馬小倩等團隊成員來到美國圣地亞哥,受邀參加由國際胰腺和胰島移植協會、國際異種移植協會和細胞移植與再生醫學協會主辦的第3屆聯合大會。會議上,團隊提交的5篇論文被接收作為大會口頭報告,1篇以壁報形式展示,錄用數量排名全球前十,顯示了團隊強勁的綜合實力。

  “王維老師常說,‘科學研究就像攀登一座無形的山峰,我們無法預見山頂的風景,但我們能夠享受攀登的過程’,這句話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回想起在國際大會上發言的經歷,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影像醫學與核醫學教研室副主任馬小倩感慨,自己從一名移植領域的“門外漢”到登上國際會議的大舞臺,雖只有短短幾年時間,但在老師的帶領下跨過了一道又一道坎。

  “實現‘從0到1’的突破需要很長時間,很難短期看到成果,年輕人難免會焦慮。”團隊成員、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放射科副主任梁琪參與團隊研究已經有十來年,他說,“王維老師常常鼓勵我們,科研路上要學會苦中作樂,要有波瀾不驚的好心態。”

  王維發起的研究生沙龍會,多年來雷打不動,每周三晚上7點準時開始,有時甚至會持續4個多小時。沙龍會上,團隊成員暢所欲言,分享著各自課題的進展、困難和設想,或是讀書心得、建議等。

  “王維老師常說,他會盡自己最大努力為我們創造好的條件,讓我們認真做好自己的課題與實驗就行,其他都不需要操心。”團隊成員鄧靈靈開始獨立研究后,深刻體會到這是導師對學生最大的愛。

  “年輕人需要批評,更需要鼓勵。”王維說,“只有在火中不斷加熱打造、進一步淬煉,他們才能百煉成鋼,成為祖國需要的人才。”

  《光明日報》(2024年02月04日 07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中文字幕色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 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 无码中文人妻视频2019| 国产产无码乱码精品久久鸭|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五月天|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女婷婷五月| 亚洲熟妇无码乱子AV电影| www无码乱伦| 色综合网天天综合色中文男男| 白嫩少妇激情无码| 911国产免费无码专区|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 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第一页|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高清 | 无码夫の前で人妻を侵犯| 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V无码?V男人的天堂 | 77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 最近的2019免费中文字幕|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