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旅游”帶來獨特體驗和價值
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宋亞平:
“美術+旅游”帶來獨特體驗和價值
“美術可以讓游客獲得獨特的視覺體驗、審美享受,豐富旅游的文化內涵。”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宋亞平接受中國旅游報社記者采訪時說。
近年來,隨著文旅融合不斷深化,“美術+旅游”展現出很多創新亮點,比如,以中國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為藍圖的清明上河園,成為大眾旅游熱門景區;以北宋畫家王希孟所作的《千里江山圖》為創意源泉,涌現出大量網紅打卡項目、熱銷旅游商品等。
美術可以在大眾旅游領域展現怎樣的魅力?宋亞平認為,美術作品可以成為旅游景區的亮點和標志,比如將《清明上河圖》《千里江山圖》等經典畫作,還原演繹成旅游景點吸引游客。這些景點不僅為游客提供了獨特的視覺體驗,還可以通過講解和導覽,讓游客深入了解畫作的文化內涵和歷史背景,增加旅游的文化價值。
“美術作品也可以豐富旅游體驗。”宋亞平說,在旅游過程中,游客可以通過欣賞當地的美術作品,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狀況。這些美術作品包括繪畫、雕塑、書法、民間工藝等,它們能夠反映出一個地區的文化特色和藝術風格,為游客提供更深層次的文化體驗。
如何更好推動美術與旅游創新融合?宋亞平建議,在開發美術旅游資源的過程中,要注重保護和傳承當地的文化和藝術傳統,避免過度商業化和破壞性開發,注重維護當地生態環境和文化遺產安全。同時,也要根據游客的需求和反饋,不斷優化旅游產品和服務。比如,通過設計互動體驗項目、組織美術創作活動等,提高游客的參與度和體驗感。
宋亞平還建議,要注重合作與交流,通過舉辦藝術節、展覽等吸引更多國內外游客。要注重培養一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經驗的美術和旅游專業人才,為“美術+旅游”的融合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宋亞平不僅專注于藝術創作,還長期從事藝術幫扶和少兒美術教育普及推廣工作。近年來,研學旅游不斷升溫,廣大青少年在“行萬里路”中學習知識、提高動手能力。宋亞平也對美術研學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議。
“我認為,美術研學前景非常廣闊。”宋亞平說,隨著人們對素質教育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學校會組織孩子們參加研學實踐。美術研學可以幫助孩子們更好地認識世界、培養創造力、提高審美能力,促進孩子們的全面發展,同時也為未來的藝術和文化產業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宋亞平說:“希望學校和家庭加強合作,為孩子們提供更多的美術研學機會和資源。同時,也希望教育部門完善相關政策和機制,社會各界加強美術研學的宣傳和推廣,讓更多人了解美術研學的價值和意義,從而讓更多孩子走進大自然、走進美術館、走進博物館。”(本報記者 李志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