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創后疫情時代美好世界 中國給出怎樣的答案?
央廣網北京1月18日消息(記者劉會民)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17日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并發表了題為《堅定信心,勇毅前行,共創后疫情時代美好世界》的演講。這是習近平主席今年出席的首場重要多邊外交活動,也是2017年以來,習近平主席第三次在世界經濟論壇上發出中國聲音。
當今世界,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如何戰勝疫情?如何建設疫情后的世界?面對世界各國人民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提出四點主張,并作出三方面鄭重宣示,為共創后疫情時代美好世界注入了信心和力量。
2017年1月17日,中國國家元首首次亮相達沃斯。在題為《共擔時代責任 共促全球發展》的主旨演講中,習近平主席系統闡述了中方關于經濟全球化的看法和主張。四年后的2021年,習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并發表題為《讓多邊主義的火炬照亮人類前行之路》的特別致辭,指出解決世界問題的出路是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認為,習近平主席17日在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上再次發出中國聲音,備受國際社會期待。
阮宗澤說:“習主席在過去的2017年的演講,包括2021年的演講,實際上都為當時面臨的種種挑戰提供了解決的方案,所以國際社會對中國聲音、中國方案是充滿期待的。當前可以說世界又一次處在一個關鍵的當口,就是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的交織。習主席在講話當中,特別針對如何戰勝疫情、如何建設疫后的世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覺得這是當前和今后相當一段時間國際社會最為關心的重大問題。”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反復延宕,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深刻影響。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四點主張中,第一個就是攜手合作,聚力戰勝疫情。在阮宗澤看來,這進一步凸顯了中國在國際抗疫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在抗疫這場斗爭當中,中國作出了兩大貢獻:一個,本身中國的抗疫政策是成功的,成效也是顯著的,給國際社會提供這樣一種信心和決心——我們能夠戰勝疫情。第二,中國不僅自己采取負責任的態度,我們還要對全球的抗疫采取負責任的態度。習主席強調要用好疫苗這個武器,確保疫苗公平分配,要彌補國際免疫鴻溝,這些其實都非常具有針對性。”阮宗澤說。
針對世界經濟當前面臨的困難挑戰,以及全球發展進程遭受的嚴重沖擊,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指出,要化解各類風險,促進世界經濟穩定復蘇;要跨越發展鴻溝,重振全球發展事業。其中還提出,要共同推進全球發展倡議落地,努力不讓任何一個國家掉隊。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認為,這展現出胸懷世界的大格局。
朱民說:“在過去的20年里,在全球化的推動下,南北的發展在趨同。幾年前,發展中國家整體的GDP第一次超過了(全球總量的)50%。但是疫情以來,因為發達國家有儲備貨幣,所以加大了財政刺激和貨幣政策的刺激,所以反彈很強烈,而新興市場國家沒有儲備貨幣地位,它不能加大貨幣政策,所以它的經濟恢復比較弱。所以關注南北鴻溝,關注低收入國家,這個變成世界的大事。習主席在這次講話中特意提出這個問題,是站在了世界發展中國家的一面,我覺得這個是世界格局和世界胸懷。”
當今世界并不太平,煽動仇恨、偏見的言論不絕于耳。為此,習近平主席提出,要摒棄冷戰思維,實現和平共處、互利共贏。阮宗澤認為:“從政治上外交上思考,我們怎么能夠實現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不能搞冷戰思維,不能搞零和博弈。所以習主席在講話當中特別指出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才是人間正道,指出了未來大國之間的關系、未來國際秩序的發展、未來我們怎么真正戰勝疫情,就是要樹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這才是出路,這才有未來。”
在演講中,習近平主席向世界作出鄭重宣示,中國將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了信心和動力。
朱民認為:“習主席承諾中國繼續高質量發展,對全球經濟下一步的發展其實還是一個很大的事情。中國經濟是有韌性的,所以能夠繼續保持穩定、較高速度的增長。中國去年經濟增長8.1%,這對全球經濟增長是巨大的貢獻。中國的出口占全球總額的20%,中國用完善的產業鏈和已經解決了疫情這樣的良好環境來生產產品,支持全球經濟恢復和全球人民的生活穩定,這都是特別重要的。”
朱民表示,中國將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也再次讓全世界看到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習主席還特別提到了生態、綠色,中國的鄭重承諾是中國發展的內生需求,也是國際社會的要求,兩者相加,中國一定會完美地把它落實。中國堅持改革開放,繼續改善營商環境,和大家共同來推進經濟的發展和恢復,這也是一個特別重要的承諾。把這幾點加起來,就使得各國對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有充分的信心。在這個基礎上,中國在做的這些事情,2022年對全球經濟的穩定和推動作用也會進一步擴大。”朱民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