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年:學生生長遲緩率大幅下降至2.5%
央廣網北京6月27日消息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介紹,監測評估數據顯示:從2012年到2021年,我國學生貧血率從16.7%下降到11.4%,學生生長遲緩率從8.0%下降到了2.5%。這些成就的取得,與十年中實施的營養改善計劃密切相關。
丁鋼強介紹,為改善貧困地區中小學生營養狀況,我國從2011年開始,啟動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為貧困農村義務教育學生提供營養膳食補助。最初,每學習日、每人補助3元,后增加到5元。
我國編制了學生餐營養指南、學齡兒童膳食指南等標準指南及系列科普書籍,開展系統培訓,逐步提升基層疾控中心、教育部門、學校、供餐人員等等配餐的營養能力,學生的營養健康知識也有了很大提升。
另外,為改善貧困地區嬰幼兒營養狀況,在中央財政支持下,國家衛生健康委從2012年起啟動了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為國家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的6-24月齡的嬰幼兒每天提供1包營養包。同時,開展兒童知識的宣傳和看護人喂養的指導咨詢活動。項目依托婦幼健康系統的縣鄉村三級網絡,開展營養包發放和科普知識宣傳教育,有效提高了項目的覆蓋率、營養包發放率,喂養知識也得到了廣泛普及。截至2021年,累計受益兒童人數達到1365萬。
監測結果顯示,2021年項目持續監測地區6-24月齡嬰幼兒平均貧血率和生長遲緩率與2012年基線調查相比,分別下降了66.6%和70.3%。項目的實施有效改善了貧困地區兒童營養與健康狀況,促進了兒童生長發育,受到了各級政府和廣大群眾的高度認可和歡迎。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國際組織也對項目給予高度評價,YYB(“營養包”的拼音首字母縮寫)已經成為專有名詞,在國際社會具有廣泛的影響力。也有很多公益機構和社會愛心人士在貧困地區開展了許多改善兒童營養狀況的項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