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發布推動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典型案例
為指導檢察機關高質效辦好涉民營企業犯罪案件,最高人民檢察院今天(23日)發布一批推動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典型案例。典型案例共10件,其中7件為刑事案例,3件為民事案例。
從涉及領域來看,典型案例涉及民營企業內部人員腐敗犯罪懲治,侵犯知識產權犯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污染環境犯罪企業合規整改,經濟糾紛與刑事犯罪的判別,以及數字賦能推動行業治理等方面。以“上海金某、劉某某、王某某等69人合同詐騙案”為例,金某等人成立公司,以虛假品牌奶茶招商網站吸引加盟商,虛構履約能力騙取加盟費,累計騙取全國5800余名加盟商4.4億余元,造成大量加盟的民營微小企業遭受重大經濟損失,由于該案涉案人數多、金額大,實施犯罪時間跨度長,具有很大的迷惑性,民事審判的法院及公安機關均未發現可能涉嫌刑事犯罪。檢察機關在及時掌握重大涉企案件線索后,從行為人所涉多起同類民事糾紛中發現共同點,準確找出行為人在簽訂、履行合同中虛構事實、非法占有他人錢款的關鍵點,準確界分不規范經營與以經營為名實施詐騙,依法監督立案,持續引導偵查,準確適用法律,同時著力追贓挽損,優化辦案效果。
同時,典型案例也體現了檢察機關針對虛假訴訟侵害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合法權益、審判機關“明顯超標查封、扣押、凍結民營企業資金”等不當行為,充分發揮審判程序違法監督職能,進行依法糾正,為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最高檢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檢察機關在履職辦案中,將繼續加強對刑事訴訟各環節的法律監督,堅決防止和糾正利用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全面準確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盡可能減少辦案對民營企業正常經營活動的影響。同時,深化規范涉案企業合規改革,推動民營企業合規守法經營;完善涉企案件申訴等機制,更好維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總臺央視記者 程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