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民生

疫情、洪水、臺風……咱們的“糧袋子”怎么樣了

發布時間:2020-09-23 14:17:00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瓜果飄香稻麥金黃,正是一年秋收時。9月22日秋分節氣是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和往年相比,今年的這個豐收節比較特殊。習近平總書記日前指出:“今年豐收來之不易,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長江流域嚴重洪澇災害、東北地區夏伏旱、連續臺風侵襲給糧食和農業生產帶來挑戰。”面對多重不利影響,大家不僅關心要如何奪取豐收,更關心防災救災和災后恢復能力怎么樣,我們的糧食安全有保障嗎?

  從8月下旬開始,黑龍江省歷史罕見的在半個月內遭遇“巴威”“美莎克”“海神”三次臺風,全省大部分地區暴風驟雨,農作物的受災情況引發多方關注。尤其在“美莎克”臺風過后,有自媒體聲稱接踵而至的臺風終將導致糧食絕收。

  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哈爾濱綜合試驗站站長錢春榮告訴記者,臺風過后,她第一時間就跟隨黑龍江省農業部門的工作人員一起到哈爾濱周邊的呼蘭、巴彥等地進行考察調研。跑了一圈后,她對災情有了自己的判斷,跟此前自媒體渲染的情況截然不同,于是,她第一時間通過網絡平臺和電視臺進行了情況說明。

  同樣受到這三起臺風侵襲的還有吉林省。自8月25日起,吉林省連續出現強降水和大風天氣,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截至9月9日,吉林省水稻發生水淹和倒伏面積達到50萬畝左右。

  侯立剛是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東北地區水稻高產栽培崗位的科學家,他說他們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嚴格把關水稻品種的抗病性和抗倒伏性。

  這是吉林省柳河縣姜家店的一個萬畝左右的水稻生產基地,從育苗開始,侯立剛他們就專人跟蹤服務指導,從優良選種到測土施肥,再到田間管理,都是面對面傳授配套技術。

  農業農村部科教司產業技術處處長徐利群告訴記者,在今年災情頻發的情況下,農業部門仍能從容應對,得益于2007年建成的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該體系由中央財政穩定支持,集合全國2700多名專家,錢春榮和侯立剛都是這個體系里的專家。這些在各自領域從事專業研究的科學家們覆蓋了水稻、小麥等50個方向,是保證糧食安全的一支最穩定的國家力量。

  安徽霍邱縣是全國糧食生產大縣,今年霍邱縣遭受到冬春連續干旱和7月洪澇的雙重自然災害影響,其中主要糧食作物水稻絕收面積有17萬多畝。為彌補糧食缺口、減少災害損失,該縣在專家的建議下積極發展再生稻。

  再生稻在當地俗稱二茬稻,就是對頭一季收割的稻樁進行施肥管理,生長成熟后可以進行二次收割的稻子。霍邱縣有14個鄉鎮都符合發展再生稻,烏龍鎮響水堰村村民張經德在8月中旬收割了早稻后,按照農技專家宣傳推廣的再生稻栽培技術,把剛剛割完的稻田進行了及時補水、施肥。

  在霍邱,農戶們會聽從專家的意見,根據頭季水稻收獲的時間調整留茬的高度,目前當地政府把再生稻生產作為災后恢復生產的主要措施。以往沒有專家指導,再生稻的收成只有一百來斤,如今有對口的科學指導,再生稻讓農民們嘗到了甜頭。

  在湖北,現在正是豐收時節,也是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武漢綜合試驗站站長游艾青最忙碌的時候。這片稻田是游艾青團隊最新研發并種植的新品種。新品種叫“蝦稻一號”,因其各項技術指標都很卓越,是今年湖北省種植水稻中的明星品種,5月播種,目前已喜獲豐收。但豐收來之不易,今年梅雨期間湖北省多地連續遭遇強降雨,全省水稻等農作物受洪澇災害影響的面積達2200多萬畝。經過科學調研,“蝦稻一號”雖然只種了幾十萬畝,但也在受災的行列,能不能扛住肆虐的洪澇災害,這確實是對新品種的一次大考。

  6年潛心研發和育種的“蝦稻一號”最終經受住了洪澇災害的考驗。

  像游艾青研究員所在的試驗站全國有1200多個,基本上全國主要的農業大縣都能夠覆蓋。崗位科學家們的技術成果研究出來了,就可以在試驗站示范,如果效果好,就可以推而廣之。

  在黑河,北大荒農墾集團旗下的九三分公司全員上下都在備戰豐收。說起今年的豐收,大家都覺得太不容易了,從備春耕開始就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這里是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的一個高產高效示范區。80萬畝糧食今年能否增產,一直是張吉旺心中的一塊大石頭。作為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張吉旺告訴記者,今年玉米備耕備播期間正值新冠肺炎疫情,他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為保證農作物不誤農時,穩產增收,張吉旺帶領團隊建立了“玉米產業技術體系—黃淮海區玉米生產技術培訓大講堂云平臺”,邀請相關專家進行玉米生產技術線上培訓。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糧食生產和安全,今年就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我們也看到,今年雖然遭遇種種不利因素,但憑著科學選種、精細管理、精準補種等多種辦法,大家都全力以赴要把損失降到最低。在全面小康之年,糧食有望再奪豐收。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伴隨我國現代農業生產體系逐步完善、強大科技支撐能力的提升,抗災抗風險能力正在逐步提高,我們有信心更有能力把裝著自已糧食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中文|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午夜无码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专区| 91中文在线视频|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国产 欧美 亚洲 中文字幕|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二区| 蜜桃无码AV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天天中文字幕人妻| 精品无码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一区|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中文有码vs无码人妻|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亚洲AV无码国产丝袜在线观看|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无码中文人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午夜|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欧美日本亚洲| 日本高清免费中文在线看|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免费| 99高清中文字幕在线| √天堂中文官网在线|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中文字幕 |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新版| a级毛片无码兔费真人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爆| 无码永久免费AV网站|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亚洲A∨无码无在线观看| 性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 日韩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