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科學城AI大健康產業步入高速發展新時期
中新網北京新聞11月17日電 (記者 于立霄)當前,中關村科學城重點聚焦大信息和大健康兩大核心產業,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進一步賦能醫藥健康產業,形成了AI促進大健康產業發展的全新格局。
中關村科學城黨工委委員、產業促進二處處長何建吾在17日舉行的“中關村科學城AI促進大健康產業發展媒體通氣會”對中關村科學城AI促進大健康產業發展現狀作出以上表述。
數據顯示,1-7月,中關村科學城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總收入同比增長32.6%,其中人工智能領域的16家新增規上企業總收入430.57億元,對該領域總收入增速貢獻49.7%;221家規模以上醫藥健康企業的總收入、利潤、出口總額增速均超兩位數,醫藥健康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
中關村科學城通過AI賦能“創新藥物+高端醫療設備+醫療服務”三個產業細分領域,為研發、臨床、轉化、產品上市全生命周期提供技術支撐,提升新藥與醫療器械的研發效率,助力醫療大數據平臺搭建,提供互聯網醫療、遠程會診、云健康管理等健康服務新模式。
同時,中關村科學城還落地了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聯影北京、醫療機器人創新中心、巢生實驗室、騰盛博藥等一批重點項目;率先落地以海淀醫院為核心的智慧醫療應用場景。
此外,中關村科學城重點打造了中關村科學城北區、東升科技園和四季青前孵化中心-巨山產業園周邊區域三大醫藥健康產業特色聚集區。
推想科技是中關村科學城利用AI技術賦能大健康產業并廣泛應用的典型案例。據推想科技創始人兼CEO陳寬介紹,11月13日,推想肺部AI輔助檢測產品正式獲得了國家市場準入認證(NMPA),這是國家藥監局正式批準的國內第一張肺部AI產品三類證。自此,推想成為全世界唯一拿到歐盟CE準入認證、日本PMDA準入認證、美國FDA準入認證以及中國NMPA認證的AI醫療企業。
據海淀醫院院長助理許猛子介紹,2019年海淀醫院成為北京市首批10項應用場景建設項目之一,截至目前,醫院已經與多家科研院所和企業達成合作關系。
除了引入推想科技的肺炎輔助診斷系統外,海淀醫院還與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聯合成立了微創介入手術機器人臨床轉化基地,引入天智航的第三代骨科導航機器人“天璣”,落地首臺可視化AI語音免接觸電梯,引入減少一半人力的消殺機器人等,使海淀的醫療診治及服務水平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中關村科學城作為全國科技創新核心區,未來將繼續深化創新生態雨林體系,搭建平臺,充分結合海淀區在人工智能技術以及臨床研究方面的優勢,重點圍繞細胞基因治療、合成生物學、結構生物學、高端醫療器械、智能醫療服務深化布局;推動推想科技等一批重點智能醫療項目形成示范應用,加快互聯網醫院、智慧醫院建設,使更多創新型企業、醫療機構以及專家學者加入到中關村科學城大健康產業發展中來,用科技手段為人民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