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評丨走綠色發展之路,打造“綠富美”美麗鄉村
3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時隔15年再次來到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余村考察。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余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通過發展生態休閑旅游,開農家樂、民宿,辦漂流,余村實現了從“石頭經濟”到“生態經濟”轉型,從一個污染村,完美轉變為國家4A級景區、全國文明村、全國美麗宜居示范村,不僅環境美,還產業興、百姓富,美麗鄉村建設在余村變成了現實。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如何確保農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高脫貧攻堅質量,提升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余村的變化用實踐證明,綠色發展的路子是正確的,路子選對了就要堅持走下去。
余村的變化,是全國各地走綠色發展之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力打造“綠富美”美麗鄉村的縮影。
地處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錯那縣麻麻門巴民族鄉,自2014年起開始按照“兩點、兩區、一鎮”的目標全面推進麻麻生態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設。如今寬闊的通鄉公路、凸顯門巴民族特色的樓房、潺潺不斷的水系景觀,迎來了流連的游客,鄉村旅游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綠色致富產業;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五圖街道庵上湖村,著力打造綠色生態農業,注重農業科技、自然景觀與人文資源相結合,發展成為集瓜菜種植、銷售、觀光旅游、餐飲、休閑、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美麗鄉村。
為實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標,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昂拉鄉德吉村依托黃河水利風景和交通便利等優勢,實施休閑廣場、碼頭、自駕游營地、露天沙灘、花海、農耕體驗、農家樂等鄉村旅游產業項目,并解決了部分就業。在當地政府的幫助及自身的努力下,德吉村走上了旅游脫貧之路。
經濟發展不以破壞環境為代價,通過發展鄉村旅游、綠色農業、特色產業,越來越多的鄉村成為了“綠富美”的宜居鄉村。一個個實踐再次證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如何走綠色發展道路,打造“綠富美”的美麗鄉村,還需“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調結構、優布局、強產業、全鏈條。調整經濟結構和能源結構,既提升經濟發展水平,又降低污染排放負荷。把全面打造生態宜居農村環境與推動鄉村生產生活生態深度融合,使美麗鄉村建設具有內生動力和建設活力,具有可持續性。(中國西藏網 文/歐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嚴查野生動物非法交易行為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西藏自治區關于禁止野生動物非法交易的有關規定,西藏各級林草部門加強疫情防控預警,構筑起行業防控疫情、管控野生動物非法交易、支援社會防治的堅強防線。[詳細] -
開展義務植樹 共建綠色拉薩
3月27日,區市142家單位的干部職工來到堆龍德慶區乃瓊街道波瑪村,共同參加主題為“積極參與義務植樹,共建綠色幸福拉薩”的義務植樹活動,為拉薩大地再添新綠。 [詳細] -
更換景觀花箱 美化城市環境
日前,西藏拉薩市城關區潔達園林公司組織工作人員對宇拓路上可移動的景觀花箱進行吊裝移除,為下一步更換新的綠化植物做準備。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