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生態

打破“九龍治水”的江源實踐

發布時間:2020-12-15 09:01:00來源: 青海日報

  當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活水承載著青海人的豪情涓涓東流,殊不知正是在全國先行先試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讓極地江源保有了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不僅讓青海贏得了美譽,更成為了美麗中國的亮麗名片。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華水塔”,特殊的生態功能、敏感的生態環境、不可替代的生態戰略地位,讓保護生態成為了青海永恒的主題,事關國家生態安全大局,也事關中華民族長遠利益和永續發展。

  如今,當我們走進三江源腹地,無論是肆意奔跑的藏野驢還是悠閑覓食的藏羚羊,抑或是行走在山水間的生態管護員還是放下牧鞭轉產的牧民,一定會讓人們欣喜于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的點滴變化,在由“破”到“立”的江源實踐中,實現了從“九龍治水”到“一龍治水”的生態文明新轉變,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迎來收官建園的關鍵節點。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供圖

  形成統一高效管理體系

  2016年初,隨著中辦、國辦正式印發《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方案》,全國第一的三江源國家公園在青海正式啟動。于青海,這是全國首屬,為全國承擔著創經驗、找路徑的重要責任;是機遇與挑戰并存,要切實擔負起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政治責任,確?!耙唤逅驏|流”。

  從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啟動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青海開啟了一條在“無”中尋“有”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探索之路。

  在創新管理體制上實現突破,青海省著眼體制整合,從縱向來看,已建立垂直貫通的管理體系,從省、州、縣現有編制中調整劃轉409個編制,建立由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長江源、黃河源、瀾滄江源園區管委會、治多管理處、曲麻萊管理處、可可西里管理處及國家公園所轄范圍內12個鄉鎮保護管理站、村級管護隊和管護小分隊組成的國家公園行政五級管理實體。并將園區內分散在林業、國土、環保、水利、農牧等部門的生態保護管理職責,統一劃歸到管委會,從根本上解決政出多門、職能交叉、職責分割的管理體制弊端。

  從橫向來看,目前已打通理順與地方政府的權責關系,園區管理委員會受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和所屬州政府雙重領導,地方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和園區管委會、管理處領導交叉任職,既發揮國家公園管理機構的主體作用,又壓實了地方黨委政府的生態保護職責。

  不僅如此,青海省還著眼空間整合,按照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管理保護的原則,對三江源國家公園范圍內各類保護地進行功能重組、優化組合,按照一級分區明確管控目標、二級分區落實管控措施的基本思路,打破園內原有6類15個保護地人為分割的弊端,為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創造條件。

  體制試點以來,青海省還積極探索兩個統一行使新機制,開展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試點,組建三江源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局,實現了三江源國有自然資源資產集中統一管理。確權登記確定的三江源國家公園水流、灘涂、草地、森林、荒地、山嶺等自然資源邊界成果,在實現國家公園范圍內自然資源資產、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兩個統一行使”上作出了實踐探索。

  革新理念、果敢創新。時至今日,在一個個攻堅克難的行動中,在一項項體制機制的創新中,打破“九龍治水”局面,徹底解決執法監管“碎片化”問題,理順自然資源所有權和行政管理權關系,不僅僅成為青海生態文明體制的改革實踐,更是青海貢獻于全國的國家公園建設經驗和模式。

  探索生態保護新模式

  2017年7月7日可可西里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51處且面積最大的世界自然遺產地;2018年1月,《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規劃》作為全國第一個國家公園規劃正式印發,進一步明晰了三江源國家公園未來“走向”。

  幾年來,青海省始終堅持生態修復與生態執法并舉,始終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整合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退牧還草等工程,統籌實施黑土灘治理、濕地保護、沙漠化防治、草原(林業)有害生物防控、礦山恢復等生態項目,實施門禁系統、保護監測設施、科普教育服務設施等生態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了以大工程促進大保護、以大保護促進大修復、以大修復促進大豐富的格局。

  同時,整合森林公安、國土執法、環境執法、草原監理、漁政執法等執法機構,組建園區管委會資源環境執法局,設立執法監督處。并建立生態保護司法合作機制,開展環境資源案件審判工作,在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設立三江源生態法庭,出臺《三江源國家公園條例(試行)》等法律法規,建立以鄉村為基礎、當地群眾為主體的“點成線、網成面”的國家公園日常巡護體系。并與新疆、西藏、四川、甘肅建立自然保護區聯合執法工作機制。

  除此以外,青海省還充分利用三江源地區原有監測資源基礎上,健全完善“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形成國家公園內持續有效的生態監測能力和運行機制,促進部門、科研機構的監測調查數據共享,形成“通訊、導航、遙感一體化”的智慧國家公園信息系統。加強衛星遙感監測點位核查工作,強化各類建設活動準入審查,建立了三江源國家公園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遺產地范圍內人類活動遺跡數據庫。

  現今,當工作成果匯聚成生態保護大成效,三江源國家公園內生態系統宏觀結構總體好轉,草地退化趨勢繼續有所逆轉,水源涵養功能有所提升、濕地面積進一步擴大,草地覆蓋率、產草量分別比十年前提高了11%、30%以上,藏羚羊由20世紀80年代的不足2萬只恢復到7萬多只。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在如今的三江源國家公園內,一群可愛的人有著一個共同的身份——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管護員,他們穿梭于三江源頭的山水之間,細心地呵護著每一株花草和棲息于此的野生動物,身體力行保護著腳下的綠水青山。

  丁加來自于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措池村,隨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持續推進,他放下牧鞭成為了一名生態管護員。僅在他們村,和他有著相同身份的就有100多人。從曾經的草原利用者主動投入到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中,如今像丁加這樣的草原生態保護者已超過萬人,成為了國家公園內一道亮麗風景,他們每個月領著固定工資,生活條件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近年來,青海堅決扛起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政治責任,深入貫徹落實“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奮力推進“一優兩高”戰略,積極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科學有效推進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取得積極成效。到目前,國家公園內共有17211名生態管護員持證上崗,生態管護公益崗位實現“一戶一崗”。

  堅持生態保護與民生改善并舉,積極探索生態生產生活共贏之路。青海省把生態保護與精準脫貧相結合,在落實全省精準扶貧政策同時,在園區內實施“一戶一崗”吸納一批、培訓技能轉崗吸納一批、特許經營吸納一批、工程建設吸納一批、傳統產業升級吸納一批的“五個一批”扶貧模式,拓展增收渠道,獲得穩定收益。統籌財政專項、行業扶貧、地方配套、金融信貸資金、社會幫扶和援青資金,形成了“六位一體”的投入保障機制,每年省級財政專項支持三江源國家公園扶貧資金增長不低于20%,使廣大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同時,堅持生態保護與轉崗就業相結合,在建立生態管護公益崗位機制,實現“一戶一崗”基礎上,構建“生態管護+基層黨建+精準脫貧+維護穩定+民族團結+精神文明”六位一體的生態管護模式,推進組織化管護、網格化巡查,組建鄉鎮管護站、村級管護隊和管護小分隊,統一配發隊旗、巡護袖標、上崗證和巡護日志,利用馬隊、摩托車隊、流動帳篷及多媒體收視系統,構建遠距離“點成線、網成面”的管護體系。

  此外,青海省堅持保護生態與社區共建相結合,構建國家公園體制下的新型社區,推廣社區共管協議,實施聯戶經營,發展家庭牧場,積極開展瀾滄江大峽谷攬勝走廊、黃河探源等生態體驗特許經營活動,提高了牧民的經濟收入,積極鼓勵引導并扶持牧民以社區為單位從事國家公園生態體驗、環境教育服務等工作,使牧民在參與生態保護、公園管理中獲得穩定收益,成為國家公園守望者。

  今天的三江源,在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一系列原創性改革實踐中,正映射出青海兒女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的擔當作為,向世人展現著大美青海的新“姿顏”。

  【視點短評】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青海,地球“第三極”,三江之源,“中華水塔”,在全國生態安全中占據著突出且重要的地位。生態之重,賦予守護好“中華水塔”的時代重任,青海兒女以實際行動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謀求著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16年,全國第一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在青海省啟動,這是一次勇于爭先、敢于創新的時代之為,從破解“九龍治水”藩籬到理順管理體制機制;從解決執法監管碎片化到探索“一戶一崗”生態管護公益崗位;從政府機關到民眾參與,從量到質的轉變中,極地江源珍稀且不可復制的生態環境得到保護。

  2017年,青海成為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省份之一,再次擔負起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政治責任,時間的鐘擺從未停止,卻見證了全省上下勠力同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艱辛和努力,建設統一“標配”的生態管護站夯實國家公園建設之基,自然教育、“村兩委+”等創新之舉樹起全民參與生態保護新風尚,多只雪豹、兔猻、荒漠貓同框的罕見畫面見證祁連山生態之變,青海在有為中筑牢中國西部的生態安全屏障。

  基于三江源、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積累的經驗和奠定的基礎,2019年青海省在全國率先啟動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示范省建設,并確定將分“三步走”戰略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相信在一代又一代青海兒女的努力付出中,生態將成為青海最寶貴的資源和綠色發展的無限潛能,保護生態和高質量發展也將在辯證統一中實現共贏,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青海將實至名歸。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东京热| 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专区|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 伊人热人久久中文字幕|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无码视频| 久久无码AV中文出轨人妻| 精品无码人妻夜人多侵犯18|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性| 超清无码无卡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51安 |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丝袜熟女国偷自产中文字幕亚洲 |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 亚洲中文无韩国r级电影|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午夜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免费人妻AV无码专区蜜桃|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制服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成人免费中文字幕|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8| 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久久| 日韩亚洲变态另类中文| 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 亚洲色成人中文字幕网站| 中文午夜乱理片无码|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 | а√在线中文网新版地址在线 | 日韩亚洲变态另类中文| 在线天堂中文WWW官网|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 自拍中文精品无码|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无码网WWW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不卡高清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