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高原 守護凈土——記阿里地區水利局水土保持中心主任趙保平
從河南省商丘市到西藏阿里地區,路程約為4400公里。這段路,是阿里地區水利局水土保持中心主任趙保平14年來的人生軌跡;這段路,承載著一個又一個沉甸甸的責任和使命。
趙保平2007年以優秀畢業生榮譽畢業于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2007年7月來到西藏阿里參加工作。
由于阿里地區水土保持工作起步晚、基礎薄弱等種種原因,阿里地區水保監督執法工作相對滯后。長期以來,在阿里地委行署和地區水利局黨組的大力支持下,在實際工作中,他帶領同事大膽探索、勇于創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為控制和減少人為水土流失,他把水保法律法規宣傳和預防監督執法工作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堅持進黨校、進學校、進工地集中宣傳與日常群眾宣傳相結合,加大以《水保法》為主的法律、法規宣傳。面對全地區開發生產建設項目較多,水保方案編報和實施不理想等實際,先后組織水保監督執法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對全地區生產建設項目單位進行了全面調查摸底,并造冊登記。
作為阿里地區水利局水土保持中心主任,他牽頭組建成立了阿里地區水利局志愿服務隊,利用“世界水日”“世界荒漠化日”“世界環境日”“中國水周”等時間節點,及時組織志愿服務隊傳播綠色環保理念,開展河道清潔志愿活動和“保護母親河”志愿服務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作為某工地項目技術負責人,趙保平切實落實水保環保監督管理責任,積極對接縣水利局和環保局,定期組織施工參建各方開展水保環保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將水土保持、生態環保工作與工程質量、安全放在同樣位置來抓,統籌處理好工程進度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嚴格落實施工現場要求,特別是針對項目區多風少雨氣候特點,嚴格落實綠網覆蓋、灑水噴淋等防塵抑塵措施,真正把各項環保舉措落到實處。
與此同時,他先后主持完成了普蘭縣斜爾瓦口岸防洪堤工程、日土縣嘎布仁灌區工程初步設計、普蘭縣農村飲用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等13個項目的前期勘察和設計工作;參與了噶爾縣飼草基地灌溉工程、日土縣烏江灌區、措勤縣城二期防洪堤工程等9個項目的前期勘察和設計工作;參與了香孜曲干流“一河一策”方案、公珠錯“一湖一策”方案等22條河(湖)的“一河(湖)一策”方案編制工作。
阿里地區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趙保平認為,要搞好水利特別是水土保持工作,加強人才建設是關鍵。近年來,他充分利用各類學習資源、實踐資源和水利部專業技術人才對口援藏優勢,開展“傳幫帶”活動,先后給基層水利培養水利工程師5名、助理工程師7名,極大地充實了本地專業技術力量。
在日常業務學習的同時,他絲毫沒有放松加強自己的政治理論學習。在思想政治上,始終立場堅定、旗幟鮮明,思想和行動始終與黨中央、區黨委、阿里地委保持高度一致。自參加工作以來,他被評為阿里地區水利局先進工作者、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黨員、維穩先進個人、疫情防控先進個人、阿里地區駐村先進個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鋪展綠水凈土新畫卷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苯陙?,阿里地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及自治區關于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重要部署,以構建和維護青藏高原國家安全屏障為核心,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詳細] -
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巴嘎鄉探索垃圾清運新方式:“垃圾銀行”扮靚景區
近年來,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巴嘎鄉黨委、政府創新設立“垃圾銀行”,鼓勵游客和群眾撿拾垃圾兌換獎品,破解景區垃圾收運難題,取得良好效果。 [詳細] -
西藏阿里地區綠化成效明顯(圖)
近年來,西藏阿里地區將生態環境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布局,以綠化為突破口,克服種植技術難題,推進植樹造林工作。經過多年的努力,阿里地區“栽不活樹、種不成花”已成歷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