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舉辦公眾開放日活動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為加深全社會對環境監測工作的理解,提高公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性,近日,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組織開展了生態環境監測實驗室公眾開放日活動,來自自治區郵政管理局和拉薩市市直單位的代表分成兩隊,依次走進自治區生態環境檢測中心,“零距離”接觸實驗室設施。
記者了解到,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成立于1987年,屬自治區生態環境廳下屬事業單位,內設9個科室。監測中心實驗室是自治區重點實驗室,目前擁有實驗用房約2300平方米,配備各類大、中型監測儀器設備400余臺,監測中心自1998年首次通過國家級計量認證后,20年間6次不斷拓展監測項目,截至目前監測能力已涵蓋水、氣、土壤、生物、噪聲、固體廢物等7大類的190多項環境指標,實現了常規項目監測能力全覆蓋。在第二屆全國生態環境監測技術大比武中榮獲團體三等獎,在《西藏生態安全屏障監測與評估關鍵技術與業務化應用》項目上榮獲自治區科學技術一等獎。
“監測中心的主要職責是承擔全區生態環境質量監測、重點排污單位監督性監測,執法監測和應急監測,典型區域的專項調查、評價與評估以及環境科研等工作。”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相關負責人索娜卓嘎介紹。活動中,索娜卓嘎介紹了實驗室的建設情況,對西藏大氣、水體、土壤、噪聲等環境要素的質量狀況進行監測分析。引導大家參觀了實驗室,講解了天平、分光光度計等儀器的功能。在水質分析實驗室,向大家介紹了離子色譜、原子吸收等大型實驗儀器的作用。并且,現場還進行了實驗演示。
自治區郵政管理局工作人員嘎秋洛瑪說,生態環境與大家的生活息息相關,通過參加本次公眾開放活動,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對環保工作者為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付出的努力有了切身的體會,拉近了公眾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距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新華全媒+ | 蟲草采挖季:雪域高原的生態饋贈
比如縣是西藏重要的冬蟲夏草產地,采挖蟲草是當地不少牧民的重要收入來源。最近又逢蟲草采挖季節,牧民和往年一樣,聚集到然木塘村蟲草采集點,用雙手接受雪域高原的生態饋贈。 [詳細] -
西藏蟲草采挖季已開啟全區已設立采集點2226處
近日,記者從自治區林草局獲悉,西藏冬蟲夏草采挖季已開啟,今年西藏除阿里地區之外的6市(地)39個蟲草產區中已有35個開展冬蟲夏草采挖工作,山南市加查縣最早開始采挖。 [詳細] -
西藏自治區氣象災害防御技術中心開展氣象科普宣傳活動
“大家知道什么是氣象預警信號嗎?”“你們知道氣象預警信號有幾個等級嗎?”“接收氣象預警后,我們該做什么?”近日,一場生動有趣的氣象科普宣傳活動在八宿縣拉根鄉拉根村拉開帷幕。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