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龍門山天險 四川綿茂公路建成通車
四川省綿竹至茂縣公路(簡稱綿茂公路)27日正式建成通車。記者獲悉,作為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災后重建中最為艱巨的工程,綿茂公路通車徹底解決了德陽、阿壩兩地“相鄰不相通”的歷史。
綿茂公路全長56公里,有橋梁51座、隧道20座,橋隧比高達94%,起于德陽綿竹市漢旺鎮,與茂北公路相接,將阿壩州茂縣與成都平原相連。2009年,由香港援建資金和國家財政資金共同投資超33億元,綿茂公路正式開工建設。
蜀道集團四川路橋綿茂公路項目部副經理張浩介紹,綿茂公路主線穿越龍門山4條地震斷裂帶,有77處地災隱患點,每年受汛期暴雨影響,有效施工時間不足6個月,施工極其艱難。
“施工期間,滑坡、山體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各類地質災害不斷發生。”張浩說,以綿茂公路綿竹段二期工程段落為例,該段主線穿越龍門山前山、中央、后山及九頂山四大斷裂帶,工程選線及進場施工都面臨極大挑戰。沿線地質災害點眾多,其中大型坍塌點58處、泥石流災害點13處、堰塞湖1處、不穩定滑坡體6處,施工安全隱患極高。
據了解,綿茂公路是四川交通史上里程碑式的工程,是阿壩州出行川北、川中的重要通道,也是川東、川中地區經阿壩州通往甘肅、青海的一條便捷通道,它的建成徹底解決了德陽、阿壩兩地“相鄰不相通”的歷史。
綿茂公路的建成通車,打通了德陽市與阿壩州交通大動脈,綿竹到茂縣原本3個多小時的車程,縮短為1小時左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四川理塘境內發現珍稀靈芝物種——白肉靈芝
四川理塘縣委宣傳部17日透露,西南科技大學教授賀新生等人在該縣呷洼鄉門斗格村實地考察過程中,在一樹樁下采集到了幾個野生靈芝標本,經詳細鑒定后發現該靈芝標本為一種珍稀靈芝——白肉靈芝。[詳細] -
共抓流域大保護 四川出臺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激勵新政
四川省財政廳13日透露,該廳會同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四川省水利廳、四川省林草局制定出臺《四川省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激勵政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激勵政策》)。[詳細] -
看大涼山如何建起“西電東送”巨型換流站
海拔2000多米的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初冬霧散,天氣晴朗。一座巍峨的世界級工程——布拖換流站在這里拔地而起,大涼山腹地的清潔電能在此轉化為直流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