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地表水斷面水質優良率100%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記者日前從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獲悉,青海湖推進生態保護、國家公園創建、綠色發展等重點工作,青海湖生態系統保護明顯加強,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青海湖水體面積達到4625.6平方公里,地表水水質監測斷面水質優良率達到100%。
今年以來,青海湖持續推進國家級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標準化建設,成立中科院水生所青海湖高原湖泊濕地生態環境科學觀測野外臺站,建設青海湖視頻監控點和鳥島數據中心、青海湖空基無人值守濕地鳥類監控系統和濕地監管大數據平臺,在流域設置300個生態監測地面定位監測站點,全面搭建覆蓋全流域的科研、監測與評價評估平臺。
同時,建立青海湖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機制,聯合開展“綠盾”行動、旅游市場規范整治專項行動、青海湖生態環境大排查大整治大巡護行動,形成合力推進青海湖生態保護和國家公園創建。此外,青海湖還通過開展垃圾清理整治行動,排查發現問題70處,清理整治29處,組織環湖群眾、志愿者等2000余人清理整治環湖沿線垃圾,青海湖周邊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
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青海湖生物多樣性資源加速恢復,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青海湖水體面積較2017年增大2.9%,達到4625.6平方公里。青海湖濕地指示性物種(水鳥)種類由2017年的92種增加到98種,棲息水鳥由2017年的33.6萬余只增加到57.1萬只。青海湖裸鯉資源蘊藏量達到10.85萬噸,普氏原羚數量達到2969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青海:極瀕危物種普氏原羚棲息地監測已實現全覆蓋
記者10日從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據最新調查數據顯示,普氏原羚棲息地監測面積達639.08平方公里,對該物種棲息地監測已實現全覆蓋。 [詳細] -
青海首個普氏原羚救護監測中心建設項目竣工驗收
記者10日從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日前,該局完成青海省首個我國特有瀕危珍稀野生動物普氏原羚救護監測中心建設項目的竣工驗收工作。[詳細] -
“中華水塔”青海累計819家公共機構被評“省級節水型單位”
記者7日從青海省水利部門獲悉,譽為“中華水塔”的青海省累計有819家公共機構被評為“省級節水型單位”。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