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帶頭人次仁曲珍:深愛家鄉土地的創業者
圖為致富帶頭人次仁曲珍公司的村民在大棚中采摘菜瓜。 拉薩融媒記者 范江英攝
在西藏拉薩市達孜區唐嘎鄉有這樣一位“80”后,提起她,村民們無不豎起大拇指夸獎。她回鄉創業,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農業科學技術,在家鄉的土地上種出了蔬菜,讓村民們的土地成為在家門口實現增收致富的“金土地”。她就是唐嘎鄉金麥穗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次仁曲珍。
回到故鄉再創業
隨著近期我市各行各業有序復工復產,村民們陸續開始忙碌起來。“以前外出打工不僅地方遠,還要帶行李,很不方便,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還能兼顧到家里的事情,非常不錯。”今年28歲的次中央金說。次中央金家住達孜區唐嘎鄉精準扶貧相對集中搬遷安置點。在此之前,一直遠離家鄉,在外打工,一年難得回趟家,而現在她每天騎電動車到距離家3公里的地方工作。既能夠陪伴父母,又能在家門口就業,對于這樣的幸福生活,次中央金說這得益于村里的致富能手次仁曲珍。
次仁曲珍是唐嘎鄉瓊達村人。2015年,有一技之長的她和丈夫在那曲市巴青縣開了一家診所,小有成就。后來在一次返鄉探親時,次仁曲珍發現當地村民的莊稼收益差,種植業幾乎都處于虧本狀態,經和家里人商量,她毅然放棄多年經營的診所,選擇回鄉創業。夫妻倆用多年的積蓄投入注冊資金1000萬元,在唐嘎鄉成立了金麥穗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當過服務員,開過商店,經營過小診所……在年近四旬時回到故鄉再創業,次仁曲珍的人生又開始了新的征程。
“我們鄉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我便結合市場需求,把家鄉的土地利用起來,開始種植新鮮蔬菜。”次仁曲珍說。
大力發展現代化蔬菜種植
次仁曲珍立足“公司+合作社+產業+農戶”的發展模式,依托當地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種植業群眾基礎好、土地連片、種植面積廣等條件,大力發展生態蔬菜種植和青貯飼草種植,堅持以反季節蔬菜促增效。2017年公司投入520萬元建立10座現代化大型蔬菜冬暖棚發展反季節蔬菜種植;投資200萬元新建了60棟拱棚,大力發展現代化蔬菜種植,逐漸形成集群產業。
在150畝大棚產區內,記者看到紅蘿卜、西紅柿、菜瓜、辣椒等新鮮蔬菜青翠欲滴、碩果累累。他們的產品運到了拉薩市和達孜區等周邊進行銷售,公司年產值可達2540萬元。此外,公司通過“合作社+貧困戶”模式,與唐嘎鄉86戶300名貧困人員達成幫扶聯結機制,為26人提供了就業崗位,按照每月3000元的標準發放工資,對300個建檔立卡戶進行年均1000元的分紅,每年累計兌現各類幫扶資金達30余萬元。次中央金告訴記者:“現在掙的錢比之前打工掙的還多,我和媽媽都在公司就業,不僅學習了種植技術,還能每個月給家里增加6000元的收入。”
租賃土地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為擴大種植規模,帶動村民增收致富,2017年,次仁曲珍開始流轉周邊土地2200畝,統一按照每年每畝900元標準租賃。達孜區唐嘎鄉唐嘎村九組村民旦增家里共有13.9畝地,2017年與次仁曲珍簽訂了三年的土地租賃合同,一共拿到了37530元的租金。
“之前簽訂的3年租賃合同期限已經到期了。這三年收入很不錯,所以今天過來續簽5年合同。”旦增說。此次續簽的租金增長到了每畝1500元,自己家的土地真正變成了“金土地”,令旦增非常高興。其他村民代表聽完次仁曲珍介紹后,也堅定地在土地租賃合同上簽了名,按下了紅手印。
次仁曲珍準備繼續擴大土地規模,增加更多蔬菜品種,建立自己的飼料顆粒加工廠,形成產業鏈,利用技術助農富農,帶動更多村民就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同心苑社區:黨建引領脫貧 勤勞收獲幸福
嶄新的樓房一棟挨著一棟,衛生服務中心建到了小區里,收入增加讓搬遷群眾喜笑顏開……2018年4月,來自墨竹工卡縣224戶903人搬遷到同心苑社區。 [詳細] -
消費扶貧助力拉薩脫貧攻堅
近年來,西藏拉薩市大力發展凈土健康產業,不斷強化農牧業基礎地位,實現經濟轉型發展,惠民富民,推動產業融合。依托這些綠色無污染農產品。[詳細] -
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決戰脫貧攻堅
號角起,戰鼓響,西藏拉薩市當雄縣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不放松的前提下,扶貧產業按下了有序復工復產的“快進鍵”,在各個企業多了許多忙碌的身影。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