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尉犁4月15日電 題:外媒走進新疆尉犁 觸摸大漠邊緣的豐饒生機
作者 徐雪瑩
紗梭飛旋,機器輪轉,潔白的棉花紡成一簇簇紗線。在新疆尉犁縣利華紡織有限公司紡紗廠,澳大利亞“能力新聞網”總編尼古拉斯·斯圖爾特緩緩將指尖觸上待加工的棉團,短暫停留后,走向下一道工序參觀。
13日,“絲綢之路經濟帶共建國家媒體負責人研討班”參訪團走進棉花紡織車間、電商直播基地等地,見證新疆的現代化產業發展。
4月13日,外國媒體人參觀拍攝新疆尉犁縣利華紡織有限公司紡紗廠工作情況。 徐雪瑩 攝
棉花生產的機器藝術
尉犁縣隸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又名“羅布淖爾”,得名于“羅布泊”,意為“水草豐腴的湖泊”,位于天山南麓、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
細塵吹拂處,數萬畝梨花連綴搖曳。同樣熱鬧的,還有機械轟鳴的尉犁縣利華紡織有限公司紡紗廠。
2022年,該廠正式投產,依托新疆優質棉花資源生產棉紗產品,主要銷往中國浙江、江蘇、廣東等地,現有員工200余人。
清花、梳棉、并條、絡筒……將采摘來的新疆棉花制成棉紗成品,需經過多道工序。大型機器在廠內持續運轉,不時可見工人騎著電動車在車間內穿梭巡回。
斯圖爾特告訴中新社記者,這座工廠的工作條件之優越遠超其想象。他從口袋里掏出一小團在車間得到的潔白棉花,“如此柔軟。我想我會留好它的。”
4月13日,外國媒體人來到新疆尉犁縣利華紡織有限公司紡紗廠參觀。 徐雪瑩 攝
來自加拿大的社交平臺優質內容創作者、青年意見領袖奧馬爾·易卜拉欣,同樣對這座紡紗廠贊譽有加。他表示,廠內設施非常現代化、干凈,自動化生產提升了各環節效率,并極大縮短人力參與時長。
“真實的新疆有你幸福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在易卜拉欣看來,所謂“強迫勞動”的說法完全荒謬,織工們心情愉悅,顯然不是在違背意愿工作。
“一些美國人抹黑新疆時,是在比照他們自己的歷史。他們不是試圖讓人們了解而是要妖魔化中國。他們不想看見一個強大獨立的現代化中國。”易卜拉欣說。
沙漠邊緣的直播中心
甘草花蜂蜜、昆侖雪菊、庫爾勒香梨膏、黑果枸杞……在尉犁縣直播基地內,各式新疆特產吸引了不少參訪成員的注意。每天,約20位主播在直播基地或商品原產地直播銷售新疆蜂蜜、干果、葡萄酒等特色產品。
基地講解員之一是尉犁主播劉元杰。當年創業失利后,他來到新疆旅游散心,被當地風土人情吸引,遂留下工作打拼。如今,其直播賬號“疆域阿里木”全網各平臺累計粉絲數達1800萬。
今年是劉元杰在新疆工作的第四年,這位27歲的青年期待持續探索自媒體和鄉村振興的契合點,讓更多新疆優質產品走入尋常百姓家。當日,劉元杰還成交了一筆國際訂單。
4月13日,外國媒體人來到尉犁縣直播基地,主播劉元杰(左一)回答日本共同社論說委員兼編輯委員鹽澤英一(右一)提問。 徐雪瑩 攝
巴林《海灣消息報》新聞調查部主任穆罕默德·卡希姆·阿勒賽伊現場購買了兩罐新疆蜂蜜。在綜合比對不同成色與口味后,他將一罐甘草花蜂蜜和一罐黑蜂山花蜂蜜納入囊中。
阿勒賽伊告訴記者,自己經常網購中國商品,即便有時需等待一個月的物流時間,“先前就聽聞新疆蜂蜜品質很高,這次買些給妻子和女兒嘗嘗。”
“毗鄰沙漠、人口不多的尉犁縣,竟然有一座面向全國乃至全球的電商直播中心。”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塔州華人報》社長兼總編輯唐詠北受訪表示,初次來到新疆,尉犁的產業發展著實讓她驚奇。
在直播基地內,她從負責人劉元杰處了解到,電商直播能助力產品銷量增加50%。身為新疆棉花制品、新疆果干的忠實擁躉,她非常樂見電商平臺這股強勁東風吹至沙漠邊緣的尉犁,“不僅有益于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還能把新疆的優質商品銷往世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