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膝關節手術 卓瑪自己走出了手術室
“沒想到我居然能自己走出手術室!”剛剛經歷了一場膝關節單髁置換術,卓瑪(化名)精神狀態不錯,臉上是掩飾不住的喜悅,很難想象不久之前,她曾是一名飽受關節炎折磨的患者。
55歲的卓瑪來自西藏拉薩,5年前雙膝突然出現疼痛不適,近一年多疼痛加重,右膝更為明顯。每個夜晚,卓瑪都被疼痛折磨得輾轉反側:“晚上躺在床上,膝蓋和小腿就疼得睡不著,實在太痛苦了。”在親戚的推薦下,卓瑪來到華西醫院西藏成辦分院骨科就診,確診為雙膝關節內側骨關節炎,收治入院進行治療。
綜合考慮卓瑪的情況,該院骨科副主任醫師黃奇及其團隊決定為她實施“膝關節單髁置換術”,并邀請了麻醉科共同會診。為了讓患者恢復更快、損傷更小、體驗更好,經過嚴格評估和認真考慮,骨科和麻醉科提出了一個新目標:不僅手術要成功,還要患者自己走出手術室!這就要求手術團隊必須具備超高的手術操作技術和精湛的麻醉技術!
通常做此類手術,采用“股神經阻滯+氣管插管全麻”的麻醉方式,即從股神經注射麻醉藥物,并通過氣管插管進行持續麻醉。因股神經阻滯的范圍比較廣,加上氣管插管全麻使用的麻醉藥物較多、濃度較高,所以術后患者肌力恢復較慢,需要在恢復室恢復一個小時以上才能安全返回病房。而這一次為卓瑪手術,麻醉科醫師葉曉莉放棄傳統的麻醉方式,采用“隱神經阻滯+喉罩全麻”的復合麻醉方式,即在超聲引導下通過隱神經注射麻醉藥物,從而最大限度確保鎮痛效果并減輕局麻藥對患者肌力的影響;喉罩裝置代替了氣管插管,減少了患者氣道反應;同時,通過對輸注短效麻醉藥和麻醉深度監測的把控,做到精準麻醉,使患者達到“想什么時候醒就什么時候醒”的麻醉效果。
在麻醉團隊的精湛操作后,黃奇團隊為卓瑪實施右側膝關節單髁置換術,手術過程中不用止血帶、無加壓包扎,術后患者出血少、損傷小、反應輕,還不用插尿管。1個小時后,手術順利完成,護士隨即喚醒了卓瑪,神智清醒的卓瑪對答如流,并在醫護人員的幫助下坐起身來,緩慢走出了手術間。
“一般微創手術后,至少要第二天才能下床。”黃奇說,“這次手術的成功,得益于我們多年來深入貫徹落實的加速康復(ERAS)理念。”這也是該院首例單髁置換術術后患者步行走出手術室的病例,表明了該院加速康復的理念和實踐在自治區內遙遙領先。
術后的卓瑪,生活可以自理,最近在康復師的指導下練習行走,恢復情況很好。“黃奇主任每天查房都仔細詢問我的情況,特別感謝他們!我腿疼的老毛病解決了,我終于能睡個好覺了!”一掃之前的陰霾,卓瑪的臉上是發自內心的滿意笑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自治區疾控中心組織人員赴江蘇四川學習
近日,西藏自治區疾控中心組織人員赴江蘇省血防所、四川省疾控中心進行為期7天的觀摩交流學習。[詳細] -
西藏自治區紅十字會著力提升群眾應急救護自救能力 應急救護基地已建設完成
西藏自治區紅十字會都將應急救災工作作為工作重心,為進一步增強應急救災物資保障能力,積極溝通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以下簡稱總會),向總會申請救災物資450件。[詳細] -
拉薩市城關區舉辦疫苗管理和預防接種工作專題培訓班
近日,拉薩市城關區衛健委組織轄區各預防接種單位從業人員,舉辦兩期疫苗管理與預防接種工作專題培訓并舉行了開班儀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