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臨仲夏,歲至端午。具有兩千余年歷史的端午節,不僅沿襲著迎祥納福、辟邪除災的豐富文化習俗,同時更傳承著心憂家國、清正高潔的精神內涵。佳期正濃之時,廣大黨員干部須更有“品味”,從賽龍舟、包粽子、辟五毒等傳統習俗中細細品味出做好為民服務的大學問。
立足于全新的歷史起點,更需要引領廣大黨員干部弘揚先賢家國情懷,不忘拳拳赤子之心,用心體悟端午文化所蘊含的豐富內涵,在享受節日、品讀歷史的同時,能夠始終保持心靈上的“端正”,獲得更多的收獲,確保端午時節米粽飄香,風清氣正。
從吃粽子中細品“民生之味”,根植一線,勤政為民。“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關于端午節的來歷,民間流傳的故事眾多,但其中最廣為流傳的莫過于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說法。每逢端午時節,人們都會以粽子來表達對屈原的崇敬與懷念,那位行吟澤畔的愛國詩人,有著“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的赤子之心,有著“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民生情懷……這些偉大的品格精神穿越時空,在今天的黨員干部心中亦能激起巨大的回響。端午時節,黨員干部更要重溫歷史文化的韻味,傳承律己為民的風尚,始終將“人民至上”的崇高理念銘記于心,將筑牢黨員干部精神堡壘的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在實踐中不斷錘煉過硬本領,綻放出實干與擔當的最美姿態。
從賽龍舟中細品“上下求索”之味,奮楫爭先,砥礪前行。一直以來,賽龍舟都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一項傳統活動,賽龍舟的過程可謂是“千帆弄潮,鑼鼓喧響”,頗為壯觀的龍舟隊伍在江河中你追我趕,奮勇爭先,每一位隊員都加足馬力,熱血沸騰,不到終點絕不言棄。如今,我們這一代人從先輩手里接過船槳,也就接過了推動中國號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的光榮使命。當前,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前進的道路還很漫長,更需要廣大黨員干部自覺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傳揚“上下求索”的精氣神,勇于探索,不斷突破,努力創造出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工作業績。要著力錘煉干部“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著剛毅,培養“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的鐵骨錚錚,在摸爬滾打中練就干事創業的十八般武藝,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征程中奮楫爭先,砥礪前行。
從辟五毒中細品“清正廉潔”之味,一身正氣,扶正祛邪。俗話說,廉不廉看過年,潔不潔看過節。“端午時節草萋萋,野艾茸茸淡著衣。”每逢端午,很多地區都有著以艾草辟五毒的習俗。五月正是五毒頻繁出沒之時,芳香清冽的艾草能夠幫助民眾預防五毒之害,保證健康的肌體。在黨員干部的從政路途上,難免會面臨“五毒”的侵害,稍有不慎便可能放松警惕,心存僥幸,最終落入貪污腐敗的陷阱。相比于尋常日子,端午節更加考驗黨員干部的政治操守,黨員干部一定要及時準備好“艾草”,始終繃緊紀律的弦,始終保持一身正氣,堅守干凈做人的道德底線,以風清氣正的節日氛圍“扶正祛邪”。要堅定理想信念,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動指南,著力提高拒腐防變能力,自覺抵御不良風氣的侵襲,達到“祛病強身”的良好效果。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端午時節,伴著粽子的清香,廣大黨員干部定要堅定意志,嚴守規矩,管住小節,從端午文化中汲取奮發向上的正能量。(中國西藏網 文/邊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