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12月24日,西藏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成果新聞發布會。
據了解,2018年9月,國務院統一部署開展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以下簡稱“三調”),以2019年12月31日為標準時點匯總數據。西藏自治區“三調”全面采用優于1米分辨率的衛星遙感影像制作調查底圖,廣泛采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無人機等新技術,創新運用“互聯網+調查”機制,全流程嚴格實行質量管控,歷時3年,全面查清了西藏全區國土利用狀況。
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顯示,西藏自治區耕地663萬多畝、園地17萬多畝、林地26844萬多畝、草地120097萬多畝、濕地6453萬多畝、城鎮村及工礦用地243萬多畝、交通運輸用地249萬多畝、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8895萬多畝。在“三調” 統計中,林草濕水等生態相關地類占西藏全區總面積比例高達90%,由此可見十年間西藏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明顯。
圖為西藏自治區三調辦深入那曲指導檢查“三調”工作 西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供圖
西藏自治區三調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調查數據真實準確是“三調”的生命線,在“三調”成果質量管控上,由國家總體把控,自治區級全面把關,市縣100%檢查,強化事前監督管理,加強事中督查核實,加強事后審查把關,全過程質量控制確保了“三調”最終成果質量真實準確。
據了解,西藏自治區“三調” 成果是自治區制定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規劃、重要政策舉措的基本依據。下一步,西藏自治區將加強“三調”成果共享應用,將“三調”成果作為國土空間規劃和各類相關專項規劃的統一基數、統一底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國西藏網 記者/賈華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