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指出:“從容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推動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必須著眼國家重大戰略需要,穩住農業基本盤、做好‘三農’工作,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
眾所周知,鄉村振興的重點和關鍵在于產業興旺。產業是發展的根基,只有產業興旺紅火,廣大農民的收入才能穩步提高。現階段,農村產業興旺要圍繞“做優一產、強化二產、壯大三產”的理念操作,形成產業融合發展的良性局面。具體而言,首先,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同時,為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提供原材料保障;提升農產品的內在品質和可加工性。其次,要提升產品附加值,讓農民在分享全產業鏈增值收益的過程中實現增收。再次,通過支持農產品研發、金融、檢測、營銷、物流、商務等服務業態進入農村,完善農村產業生態;鼓勵咨詢、法律、知識產權等專業機構參與鄉村振興,為組織形式、發展模式、利益協調機制等領域的創新提供專業支撐,促進各項產業深度融合。最后,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等三產業態,進一步提升三產在農村產業中的比重。
當前,全社會都在關注產業促進鄉村的健康發展。開展美麗新農村建設,就要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從而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保障供應鏈、完善利益鏈。要著重發展“一村一品”“一鄉一業”和特色產業,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支持返鄉入鄉勞動力就業創業。
例如,在甘肅,玉門市柳湖鎮富民村的種植戶石勤紅,從2015年嘗試著建起自己的第一個溫室大棚,到如今已經發展到了十座溫室大棚,很好地詮釋了一個好產業,就是一條致富之路的道理;在四川,為有效落實鄉村振興智能化發展綱要,四川鄉村振興網應運而生,并依托互聯網技術革新,打造集線上商城、資源共享、招商加盟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在西藏,提起鄉村產業,為群眾所熟知的加查雅江雪牛、珠峰腳下的崗巴羊、隆子黑青稞、墨脫茶葉等等,均是西藏脫貧攻堅產業中的著名特色產品……
日前,國家鄉村振興局發布了一組信息,2021年,全國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到12550元,同比增加1810元、增長16.9%;脫貧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51元,同比增加1463元、增長11.6%;脫貧人口收入、脫貧地區農民收入的增速分別比全國農民平均水平高出6.4和1.1個百分點。從全局看,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始點。鄉村振興是鄉村生產生活生態全面發展,是農業農村農民全面振興。這就要求各級部門扎實有序做好工作,積極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促使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邁出新步伐。(中國西藏網 文/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