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稅燕萍5日表示,2022年,西藏自治區主要江河、湖泊水質整體保持優良,達到國家規定相應水域的環境質量標準。
圖為發布會現場
6月5日,2022年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狀況新聞發布會在拉薩召開。稅燕萍介紹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稅燕萍介紹,2022年,瀾滄江、金沙江、雅魯藏布江、怒江干流水質達到Ⅱ類標準;拉薩河、年楚河、尼洋河等流經重要城鎮的河流水質達到Ⅱ類標準;發源于珠穆朗瑪峰的絨布河水質達到Ⅰ類標準。色林錯、班公錯、普莫雍錯、羊卓雍錯、納木錯和佩枯錯湖泊水質均達到Ⅲ類以上標準。西藏七市(地)行署(人民政府)所在地城鎮19個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均達到Ⅲ類標準。
圖為羊卓雍錯 攝影:德吉卓瑪
發布會介紹,2022年,西藏開展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常態化監管,縣級以上城鎮污水處理率提升到86.55%,西藏全區無黑臭水體;597個行政村完成農村污水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從5.7%提升至10.8%。啟動地下水監測點位布設,全面完成地表水、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常規檢測和重點區域、重點項目水生態、水生境監測。
西藏是歐亞大陸大江大河發育最多的區域,是我國和亞洲水資源的戰略儲備區,被譽為“亞洲水塔”,在維系全球生態安全方面具有重大意義。我國著名的長江、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等河流和亞洲著名的布拉馬普特拉河、恒河、湄公河、薩爾溫江、印度河和伊洛瓦底江均發源并流經西藏,是名副其實的國家乃至亞洲的江河源。
《中華人民共和國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由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于2023年4月26日通過,在多個方面和不同角度對江河源頭區保護提出了要求。會上,有記者提問稱,西藏自治區在江河源保護方面作出了哪些部署安排?
稅燕萍表示,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站在黨和國家戰略全局的高度,在西藏全區范圍深入推進江河源保護行動并作為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的標志性內容,制定出臺《西藏自治區江河源保護行動方案》,提出覆蓋面廣、操作性強、近期可推動實施的江河源保護管護、強基、提能“三大行動九項工程”,統籌江河源保護、修復、建設、管理等項目,確保各方協同發力、共同參與江河源保護,努力構建江河源大保護、大監管工作格局,為西藏切實加強江河源保護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方向指引。
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在細化實化《西藏自治區江河源保護行動方案》的基礎上,編制出臺《西藏自治區江河源保護攻堅戰實施方案》,確保各項任務目標落地落實落細。目前,正在有序開展江河源區劃定工作,初步形成了8大水系33條主要江河源區的劃定方案。
稅燕萍表示,下一步,西藏將建立健全江河源監督管理協調聯動機制,持續實施江河源保護“三大行動九項工程”,初步構建以各級政府為主體、行業部門分工協作、社會公眾參與的江河源大保護、大監管格局,逐步形成江河源保護體系,有效治理江河源生態問題,切實維護江河源生態安全,為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提供有力支撐和堅實基礎。(中國西藏網 記者/次旦拉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