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毛澤東主席與西藏革命和建設事業(四)引領西藏各族人民走上社會主義康莊大道

發布時間: 2024-05-24 16:18:00 來源: 中國西藏網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座談會上講道:“毛澤東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偉大奠基者,是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是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是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是為世界被壓迫民族的解放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重大貢獻的偉大國際主義者。”對于西藏人民而言,毛澤東主席又是解放西藏、建設西藏的主要決策者。

  1949年,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領導同志在西柏坡與斯大林特使米高揚會談時,第一次談到西藏的解放問題,到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簽訂,毛主席一系列高瞻遠矚的“進軍西藏、經營西藏”決策部署,為西藏實現和平解放和后期實行民主改革、民族區域自治指明了方向。重溫毛主席對西藏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解讀中國共產黨解放西藏、經營西藏、建設西藏的厚重歷史,感受毛主席作為第一代領導核心浸潤于西藏大地長留人民心中的深恩厚澤。

  關心群眾的切身利益和西藏建設事業,引領西藏各族人民走上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

  民主改革的勝利,推動了西藏社會的進步,勞動人民獲得了政治上的解放,當家做了主人。但西藏農牧區還很落后,農牧民剛剛擺脫了封建農奴制度的束縛,生活上還面臨著許多困難。對此,毛主席非常關心,指示西藏要穩定個體所有制,發展生產,改善人民生活。

  1961年1月23日,毛主席在同班禪談話時進一步指出:“現在只搞互助組不搞合作社,搞互助組,發展生產,使農牧民安定下來,生活得到改善”“西藏社會制度經過改革,從封建農奴制度改變成了農民個體所有制,要安定一個時期”。4月21日中央下達了《關于西藏工作方針的指示》。中央指出:“今后西藏工作必須采取穩定發展的方針,從今年算起,五年以內不搞社會主義改造,不搞合作社(連試點也不搞),更不搞人民公社,集中力量把民主革命搞徹底,讓勞動人民的個體所有制穩定下來,讓農(牧)民的經濟得到發展,讓翻了身的農奴群眾確實嘗到民主改革給他們帶來的好處。”

  黨中央、毛主席非常關心西藏群眾的生產生活,為了扶持貧苦農牧民更好地發展生產,中央人民政府加大了扶持西藏農牧業的力度,同時動員全國各地支援西藏各類生活,建設物資。從1959年到1964年,國家共發放了847萬元無息和低息的農牧業貸款。其中包括種子、口糧4000多萬斤,放貸耕牛1.8萬多頭,其他牲畜3500多頭,羊1.3萬多只,農具10萬多件,制造農牧業生產工具的鋼材95噸。同時,人民政府還組織了以鹽糧交換為中心的農牧產品交換活動。1961年冬季,牧區出動了13萬頭牦牛,馱載鹽、堿、酥油、羊毛、肉類等土畜產品到農區交換糧食。1962年的農牧產品交換比1961年的規模還大,僅湖鹽就有上千萬公斤,交換了大批農牧產品和生活用品,有力地促進了全區農牧業生產的發展。

  至1965年8月,國家直接供給西藏農牧民糧食1650多萬公斤,調進各類農具140萬件套,發放種子上千萬市斤。同時,調撥大批科學文化設備,幫助自治區、各地(市)和部分縣建立科研機構、農業試驗場、農業技術推廣站等。同時還動員內地省市調撥物資支援西藏。這些措施促進了當地生產的發展,增強了農業生產發展的活力。從民主改革到1965年初,在國家扶助下發展生產的戶數占全區總數的三分之一。

  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區成立,黨中央、毛主席派出了中央代表團前來祝賀。代表團包括中央各部門、27個省市自治區、16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的代表共76人,于8月29日到達拉薩,受到拉薩各族各界隆重熱烈歡迎。在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上,一批農奴和奴隸出身的代表參加會議并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選舉出人民滿意的領導人,阿沛·阿旺晉美當選為人民委員會主席。

  西藏自治區成立前夕,國務院拔下專款,西藏工委和籌委會動員拉薩市黨政軍民一齊努力,在拉薩新建了勞動人民文化宮、西藏革命展覽館、人民百貨商店、人民路飯店、第二招待所等一批標志性建筑。在沒有碎石機的條件下,拉薩市委動員全體機關干部和市民參加砸石塊、運土方的會戰,修筑了西藏第一條用柏油鋪設的人民路。

  在黨中央、毛主席的關心下,西藏從穩定發展到自治區成立,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就。廣大勞動人民不滿足于這些成就,希望走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在此情況下,中共中央于1965年8月發出了《關于在西藏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問題的復示》,同意西藏有領導、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以引領西藏人民走上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又經過10多年的努力,到1975年末,西藏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其后兩年又進行了復查和補充。

  從穩定發展到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毛主席始終關注著西藏的發展,關心西藏的建設事業。在穩定發展以及社會主義改造時期,國家加大了西藏現代工業、能源、交通、建材、手工業等建設的力度。

  在基礎工業和輕工、建材方面。1960年3月,拉薩機械修配廠開始籌建,1961年開始擔負起西藏地方的機械修理和農業機械配件的制造任務,還生產了其他工農業機械產品。其后,西藏電機廠也在拉薩建成,1971年開始試產和陸續生產小型電機。西藏地方的輕工業和建材結合西藏的實際,在兄弟省區的支援下,建起了一批小型、中型輕工業企業,主要涉及木材、食品、造紙、輕紡、塑料、玻璃、皮革等。

  在能源方面。1960年,中央人民政府幫助西藏建起了裝機容量7500千瓦的納金電站,這是西藏地方電力工業規模建設的開始。此后,很快形成了興建水電站的熱潮,先后修建了八一、雪卡、昌都、拉薩西郊梯級電站和獻多、日喀則、塘河、沃卡水電站。1976年,拉薩又建成了1.2萬千瓦的燃油凝汽式發電廠,并建成了35千伏的高壓輸電線路。至1970年代中后期,西藏全區人均擁有裝機容量已經達到48瓦,已高出當時全國人均裝機水平。

  在交通運輸業方面。分段建成拉薩至日喀則、江孜至亞東公路,建成黑河至噶大克、黑河至昌都、拉孜至普蘭等公路。先后修通了中尼、滇藏公路,修建了貢嘎機場;建成了拉薩大橋、曲水大橋、尼洋河大橋、崗嘎大橋、扎木大橋等一批標志性工程。1972年,從格爾木至拉薩的輸油管道建成,解決了西藏長期以卡車運油的歷史。隨著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商業也迅速發展起來。到1976年,全區建立的國營商業機構、網點已遍布全區各地,廣大農牧區分別建立了供銷社和小型的商店,初步形成了以國營商業為主,農牧區集市為補充的商業網點。商業的繁榮活躍了農牧區經濟,初步改善了農牧民生活。

  西藏的教育文化和衛生等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到自治區成立時,全區有公辦、民辦小學1822所,教職工2475名,學生66781名;有中學4所,教職工123名,學生1059名;1所中等師范學校,教職工110名,學生465名;在位于陜西咸陽的西藏公學基礎上,1965年創辦了擁有教職工703名、學生2251名的西藏第一所高校西藏民族學院。到社會主義改造結束時,全區發展到高校4所,中專22所,普通中學46所,公辦、民辦小學6410所。

  自治區成立時,全區醫療機構發展到193個,已經是民主改革前的三倍多,衛生人員增加到2947人,為民主改革前的3.7倍。到社會主義改造結束時,各類醫療機構增加到817個,衛生技術人員增加到6000多人,其中1000多人來自內地發達省市的醫生成為醫療戰線的骨干力量。

  自治區成立時,全區已建立專業文藝團體和電影放映單位133個,地方和軍隊的文藝工作者們創作和演出了大批反映現實生活的優秀節目。風靡全國的《洗衣歌》《逛新城》《豐收之夜》等優秀歌舞節目,許多歌唱家、藝術家、作家脫穎而出。著名歌唱家才旦卓瑪在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演出時還受到了毛主席、周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以藏族演員為主,反映舊西藏封建農奴制度的電影《農奴》和話劇《不準出生的人》,以及反映藏漢民族團結歷史的話劇《文成公主》等在北京、拉薩、上海等地巡回演出,毛主席、周總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觀看演出,在全國引起了很大轟動。在社會主義改造中,電影放映機構增加到613個。文學藝術工作者深入群眾,烏蘭牧騎式的文藝宣傳隊在農牧區發展起來。同時,文化戲劇與全國交流增多,京劇、豫劇、川劇、晉劇紛紛引入區內,與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藏戲交相輝映,大放異彩。1976年8月,西藏電視臺籌備組成立,西藏引進了首批黑白電視。

  1972年,根據黨中央、毛主席的指示,自治區發出《加強重點文物古跡單位保護維修的通知》,開始進行大昭寺、布達拉宮等重點古跡的維修,1976年8月,西藏出臺了《禁止文物出口的意見》。這一時期,西藏人民出版社成立,新華印刷廠也在兄弟省市的幫助下在拉薩落成,一批先進的設備陸續安裝,使西藏報刊、書籍的印刷水平得到了明顯地提升。

  毛主席非常重視和關心民族干部的培養和成長,早在解放初期,毛主席就說,“要徹底解決民族問題,完全孤立民族反動派,沒有大批從少數民族出身的共產主義干部,是不可能的”。1961年,他在與班禪的談話時說:“我現在非常高興,西藏有好幾千青年干部,平均年齡只有二十歲左右,這是好事,是很好的事。西藏人中不僅要有行政干部,還要有文教、醫療、宗教等各方面的干部,而且還要有科學技術干部。”在毛主席的關心下,西藏民族干部迅速成長。民主改革后,人民群眾廣泛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通過各級政權普選甚至“豆選”的形式選舉自己信得過的干部,許多農奴、奴隸出身的干部被送到西藏公學、中央民族學院培養,到自治區正式成立前夕,西藏全區藏族和其它少數民族干部已達16000余名,其中1000余名分別擔任了縣以上的各級領導職務。鄉級干部全是藏族,區級干部90%以上是藏族。

  隨著穩定發展和社會主義改造的向前推進,西藏經濟、文化教育、科技需要大量的干部。經過培養和傳幫帶,西藏成長起第一批工、農、林、牧、交通運輸、工程建筑、金融商貿、醫療衛生、教育、文藝、氣象、郵電、新聞、公安等領域的民族干部和職工。

  無論是黨政干部還是教育、衛生、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干部職工,大多數出身于勞動人民家庭,而且是從平叛斗爭、民主改革、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和社會主義改造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分子,有很高的政治覺悟,他們熱愛祖國,有堅定的黨性;密切聯系群眾,有很強的工作能力,是黨的寶貴財富。藏族干部和工人隊伍的成長和壯大,為西藏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奠定了堅實基礎。  

  1974年,鑒于西藏教育、醫療等亟需支持幫助的情況,毛主席委托周恩來總理指示有關部門協調相關省市繼續支援西藏。為落實黨中央、毛主席的指示精神,上海、江蘇、湖北、湖南、遼寧、河南、四川等8省市和國務院各部委先后派出了上千名教師和醫務工作者支援西藏,許多教師、醫生來自于內地名牌高校和著名的醫院,他們通過傳幫帶的形式,為西藏培養了大批教師和醫生。1976年,內地相關省市又向西藏派出了一千五百多名黨政、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干部及科技人員,這些人員在其后的改革開放中成為西藏各條戰線的骨干力量。

  1975年9月,是西藏自治區成立10周年的日子,黨中央、毛主席派出以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華國鋒為團長的中央代表團慰問西藏干部群眾和駐藏部隊。

  正是因為毛主席對西藏工作、對西藏人民無微不至的關心關懷,使西藏人民對毛主席產生了發自肺腑的感情。他們用“毛主席呀派人來,雪山點頭笑,彩云把路開……”的真心歌唱來表達對毛主席的熱愛。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溘然長逝,西藏各族人民處于深深悲痛中。對于長期遭受封建農奴制度束縛、剝削、壓迫,忍饑挨餓,無家可言的人來說,掙脫鎖鏈、獲得自由,吃上飽飯,有一個完整溫暖的家是他們最大的夢想,而為他們實現這個夢想的就是黨中央、毛主席。在之后的許多年里,西藏各族人民都以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毛主席的深深懷念。

  毛主席和中國共產黨給西藏帶來了一個平等的時代,如果沒有西藏的和平解放與民主改革,社會最底層的農奴就不可能有今日的人身自由,而西藏的社會經濟發展也不會有今天這樣的變化。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毛主席在西藏人民的心目中依舊偉大。他給予西藏各族人民的深恩厚澤永遠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蝕。

  我們紀念毛主席,就是要倍加珍惜西藏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和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倍加珍惜新時代我們正在辛勤建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毛主席開創、幾代領導人持之以恒、為之奮斗的事業繼續推向前進,奮力譜寫好中國式現代化的西藏篇章。(中國西藏網 文/車明懷)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av乱码|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牲色 |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久久受www免费人成_看片中文| 亚洲AV无码1区2区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免费| 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 4hu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99|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在线视频3|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一线岛国| 一级中文字幕免费乱码专区| 中文字幕二区三区|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7777| 漂亮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久久|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中文成人网| 国产资源网中文最新版| 最近高清中文字幕免费| 中文在线√天堂| 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国产| 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