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藏民族大學本科微專業正式開班,開課即“搶空”!西藏民族大學深入貫徹教育部關于高校學生就業能力提升“雙千”計劃部署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微專業”為小切口,打造“學科交叉+產教融合+AI賦能”的復合型人才培養矩陣,培養“一專多能”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據悉,該校依托學科專業優勢,在教育部本科專業目錄之外,圍繞特定學術領域開設了一批“小而精、跨學科”的微專業,學生修完后頒發微專業修讀證書。學校首批立項“人工智能與國產生態系統應用”“直播營銷與數字商務”“商業數據分析與決策”等10個微專業,這些微專業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數字經濟、綠色經濟以及民生服務保障,打破學科壁壘,讓學生能夠從“單一縱深”探索轉向“交叉融合”學習,以適應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需求。
圖為西藏民族大學“數字化轉型與商業AI應用”微專業邀請行業內數據分析專家授課
目前,在校大三、大四年級學生中,已開設“養老服務管理”等5個微專業課程,144名學生進入微專業學習,學生反映良好。
微專業的開設,為西藏民族大學人才培養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學習選擇。該校信息工程學院環境生態工程專業2021級本科生洪啟瑞說,得知學院開設“人工智能與國產生態系統應用”微專業后,他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在華為工程師的課上,我們學習搭建并運行國產化的智能AI平臺,學會本地部署大模型以及注冊使用API等。這讓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接觸到了智能化、自主化的人工智能相關知識。通過本次微專業的學習,我熟練掌握了主流AI軟件的使用方法,深入了解了國產化生態系統的構建邏輯,極大地激發了我的學習興趣。”
圖為西藏民族大學“養老服務管理”微專業在老年護理院開展實踐教學
下一步,西藏民族大學將進一步凝練學科專業特色,完善組織管理機制,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打造集主修、輔修、微專業“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體系,持續推進“微專業”內涵建設,優化微專業培養方案,滿足學生拓寬知識面和多元化學習的需求,增強學生學科交叉運用和創新能力,整體提升學生培養質量,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提供人才支撐。(中國西藏網 記者/趙振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