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能源讓黃河源頭牧民“暖起來”
圖為工作人員檢查供暖設備。李龍 攝
“以前生爐子取暖,醫院里到處都是灰和煙味,現在通過黃河公司對取暖設備的改進,取暖效果更好、更加環保安全,病人的就醫環境也提高了……”青海省玉樹州曲麻萊縣藏醫院院長索南求培9日說。
曲麻萊既是黃河發源地,又是長江上游水系流經區,處于三江源國家公園保護區,生態地位十分重要。同時,曲麻萊縣域內平均海拔4300米以上,屬于典型的高原高寒氣候,全年只有冷暖之別,無四季之分,冷季長達七八個月,年均氣溫零下3攝氏度,年供暖時間近300天。
“在過去,曲麻萊當地民眾主要取暖燃料是牛糞,然而牛糞又是生物鏈的一環,長期而大量地被當做燃料,對環境保護和畜牧業生產發展不利。”曲麻萊縣縣長尼瑪扎西說,后來,雖然使用燃煤,取暖效果也好,但歷經上千公里運來的煤,燃煤成本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無論是牛糞還是煤炭,最大的問題還是其排放物污染空氣,是當地大氣環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為解決生態和民生矛盾,必須要改進粗放取暖方式,曲麻萊縣清潔取暖勢在必行。在內地城市,清潔取暖一般的做法都是“煤改氣”——用天然氣代替固態煤作為燃料。但是因為資源和地域的限制,這種方式在曲麻萊卻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國家電投黃河水電公司(簡稱“黃河公司”)曲麻萊綜合用能項目部經理李永泉介紹,“為爭取最優供暖效率,我們針對醫院、學校、居民小區、牧民房屋等選用不同的供暖設備、制定不同的供暖方式進行供暖改造。目前,曲麻萊鄉鎮供暖面積達103.5萬平方米,其中約改鎮2018年已完成供暖改造面積14.12萬平方米,最近一期鄉鎮改造面積89.38萬平方米。”
曲麻萊縣所轄的一鎮五鄉,既有像巴干鄉已經部分區域并網的鄉鎮,也有像麻多鄉完全沒有并網的鄉鎮;既有約改鎮集中了全縣近一半人口的鄉鎮,也有大量逐水草而居、居住極為分散的游牧民群眾。這就要求清潔供暖改造必須根據每個鄉鎮、每個村、每一戶的具體情況,設計不同的方案。
“這邊加熱系統用電給水箱加熱,那邊供暖系統用熱水供暖,我們的系統會智能控溫,不同模塊分級啟動保證節能,水箱是保溫水箱,房子也采取保溫措施,將整個系統的散熱降到最低,白天水熱達到最高,晚上持續供暖,保證省電效果。”李永泉說,此外,曲麻萊清潔取暖項目還將從當地招聘、培訓專業運維隊伍,全面負責區域采暖系統運營、維護和管理,幫助解決民眾就業問題。
另據記者了解,在實現清潔取暖的過程中,黃河公司還聚焦曲麻萊縣一鎮五鄉的房屋節能保溫改造、生活飲水、污水處理、垃圾處理、智能控制等重點領域,投資10億元建設19兆瓦光伏電站、39兆瓦時儲能,設置5套給水井和污水處理設備、155公里管網,5座垃圾處理站,一體化綜合解決高寒高海拔生態保護區清潔能源供電、供暖、污水和垃圾處理問題,讓牧民共享科技進步和改革發展的紅利,為今后整個三江源地區和中國高海拔地區用能和供暖打造典范和樣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三江源“綠電”賦能 助推綠色化轉型
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腹地,近年來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方興未艾。三江源“綠電”為青海產業發展提供充沛清潔能源,也正助力青海產業結構朝綠色化方向轉型。[詳細] -
探訪青藏高原上的清潔能源基地
今年,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將帶電調試,這條中國乃至世界首條專為清潔能源外送而建設的特高壓通道,起點正源于該園區。[詳細] -
“光伏+電采暖”讓青海藏區牧民很“暖”心
時值隆冬,天寒地凍。青海省平均溫度低至零下十幾攝氏度,但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和日鎮羊旗村的綜合活動室室內溫度在19攝氏度左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