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貴德縣:黃河岸畔“空殼村變形記”
圖為貴德縣阿什貢村的村民在田間勞作。貴德縣組織部供圖
入秋后,黃河上游谷地時有涼意襲來,但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尕讓鄉阿什貢村的菜籽油榨油車間里卻一片火熱?!敖衲甏謇锏狞S芪長勢好,應該又是個豐收年。”阿什貢村黨支部書記勾日扎西邊說邊從車間向遠處山坡眺望,收割機正在田埂間忙碌作業。
貴德縣地處黃河上游谷地,素有“高原小江南”“天下黃河貴德清”之美譽,丹霞地貌映襯下的阿什貢村距離黃河邊僅20公里,海拔落差600多米。
近年來,阿什貢村立足自身地理環境和資源稟賦,走出中藏藥材種植與畜牧養殖相結合的產業路,并不斷挖掘國家地質公園等旅游資源,曾經村集體經濟為零的“空殼村”變為發展致富的“上進村”。
2017年,勾日扎西當選阿什貢村黨支部書記。上任伊始,他便邀請藥材種植、牛羊養殖、法律法規等專家到村里授課,幫助村民了解政策、掌握技能,并帶領村民清理村舍周邊的垃圾、污水、秸稈。
如今,村里裝上了太陽能路燈、修建小廣場,便民服務大廳、衛生室、閱覽室等基礎設施逐一完善?!霸鹤痈蓛袅耍那橐埠昧?,現在我們看病、辦事、鍛煉身體都方便,日子越過越有趣?!贝迕駛兏吲d地說。
阿什貢村內的國家地質公園,七條色彩、造型各異的丹霞地貌峽谷吸引各地游客“打卡”。每年夏末秋至,村里的杏子、梨子成熟了,背靠七彩丹霞的公路沿線,村民們擺起小攤,做起水果生意。
同時,阿什貢村采取“黨支部+合作社+生產組+農戶”的模式發展村集體經濟,成立種養專業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分成農業生產、畜牧生產、農機服務、勞務輸出、民族刺繡五大產業,逐步實現“集體搞經濟、戶戶有資本、家家成股東,年年有分紅”。
當初,為打消村民們的顧慮,勾日扎西賣掉自家130只羊,自掏腰包帶頭投入合作社運營;如今,合作社已開辟就業崗位110個,實現增收140萬元,阿什貢村人均收入由不足5000元發展至今已突破12000元。
“國家政策這么好,我們的好日子還在后頭呢?!闭雇磥恚慈赵髂抗飧訄砸恪?/p>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高原小江南:碩果飄香豐收季
金秋九月,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迎來了碩果飄香的季節,農民在桃園、梨園忙碌采摘,盡享豐收喜悅。[詳細] -
青海省貴德縣:循環農牧業打造“清清黃河”邊“小而美”農莊
近年來,貴德縣深挖農業生態功能和旅游內涵,相繼建成黃桃、櫻桃、杏采摘園,薰衣草觀光園、休閑農莊等,并完善基礎設施,創新農業經營服務,吸引旅客觀光體驗,促進農業與旅游融合發展。[詳細] -
鄉村振興有路子,村民增收靠旅游
有著“高原小江南”和“高原梨都”之稱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地處黃河上游,自然環境優美,黃河水流清澈,猶如一條青色腰帶穿城而過,因此有“天下黃河貴德清”的美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