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拔最高探空站上的觀測員:在“生命禁區”放氣球
2月清晨的沱沱河寒風凜冽,氣溫普遍在零下25攝氏度以下。李承昊和同事們每天清晨六點多鐘離開溫暖的被窩,裹緊棉衣,進行探空氣球充氣、調試雷達及數字探空儀等一系列工作,把數字探空儀掛在氫氣球上,迎著寒風將氣球在7時15分準時放出,待其爆炸后便將把探空數據傳至后臺,進行全球數據交換。
這是長江源頭唐古拉山鎮青海省沱沱河氣象站里平常的一幕。這里海拔4539米,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探空站”。
唐古拉山在蒙語中意為“雄鷹飛不過去的高山”,氣候惡劣和艱苦是名副其實的,大風、沙塵、暴雪等極端天氣會不期而至,也被當地人稱為“生命禁區”。由于交通不便,當地物資緊張,蔬菜、新鮮水果都是奢侈品。
青海省沱沱河氣象站站長苗培林介紹,長期以來,沱沱河氣象站擔負著觀測基礎氣象資料,為民航、軍隊、青藏鐵路、政府部門提供氣象服務的重任。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獲取的氣象資料,對于研究整個青藏高原的氣候環境,以及全國乃至全球的氣候變化,都有非常高的科學價值和研究價值。它是青海主要影響天氣系統如高原渦、高原切變線等的觀測前哨站,是可可西里廣闊無人區的觀測空白填補站點,是G109國道和青藏鐵路沿線重要的氣象站,對做好天氣預報和各項氣象服務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
李承昊去年8月剛分配到青海省沱沱河氣象站工作,今年春節,他和一起留站值班的7位同事一起堅守崗位。
沱沱河氣象站建站之初,氣象站的艱苦程度是一般人無法想象的。2014年,隨著地面高空氣象觀測業務一體化業務運行,大大減輕了地面觀測人員的勞動量,寒冷漆黑的夜,再也不用跑到觀測場去觀測了。
“如今大部分觀測項目都已經自動化,只有探空工作還需要人工進行,比起以前輕松得多嘍。”李承昊的師傅張梅芳說。
沱沱河氣象站離最近的城市格爾木市要400多公里,開車沿著青藏公路需要開七八個小時,有時遇上堵車,就更麻煩。
“春節前夕,鎮上的飯店、小賣部等商戶都已經下山回家過年,平日不覺得什么,每到過年,這里看不到萬家燈火,只能看到滿天的繁星,總覺得有些‘與世隔絕’。”李承昊說,好在春節前,中國氣象局和青海省氣象局通過各種方式向在站留守的職工送來了慰問金和禮品,站上也派人提前采購年貨,讓大家在春節期間吃好喝好,開展好業余休閑活動,讓大伙心里感到十分溫暖。
1999年出生的孟麗君是留守職工里年齡最小的,她對記者說:“這是我第一次不在家過年,還是比較掛念家里人。但今年站上人很多,準備的也很熱鬧,大家都玩得很開心,是一次不一樣的體驗。”
正月十五臨近,站上已掛起紅燈籠,“湯圓吃不了,因為我們這邊海拔高,可能煮不熟,站上的職工都年輕,準備吃火鍋熱鬧熱鬧。”李承昊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世界海拔最高探空氣象站的變遷與堅守
近十幾年來,沱沱河氣象站發展實現了飛躍。隨著L波段探空雷達系統和自動站投入業務運行,蘭西拉光纜開通,數據質量和傳輸時效明顯提高。電解水制氫設備的投入,較以前化學制氫安全省力環保很多。[詳細] -
世界海拔最高“探空站”“80后”觀測員:這里無法兒女情長
“孩子的第一個新年,我們兩口子都不能陪他過,一家三口要在三個地方過年。對于孩子,除了不舍更多的是愧疚。”喬冬無奈地說,可是氣象觀測的使命讓他無法有過多的兒女情長,必須要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