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牦牛乳制品拓展南亞合作 民族特色產品闖海外市場
圖為蘭州海關所屬金城海關對出口紅鱒魚實施查驗。(資料圖)胡自強 攝
近日,來自甘肅本土民族乳企的罐裝牦牛奶粉經過蘭州海關所屬金城海關現場檢驗,即將走出國門發往巴基斯坦等國。
依據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臨夏回族自治州大力發展民族特色產業,所產的牦牛乳粉、牦牛乳酪蛋白、羊肚菌等地域民族特色產品品種繁多、產能充足、品質優良,發展基礎深厚。
此次進行出口檢驗的乳制品,是金城海關完成的第六批乳制品檢驗。為解決企業受新冠疫情影響導致的市場訂單不穩定、發展信心不足等問題,金城海關打好民族地區特色牌,支持民族地區農畜產品特色產業發展。
為此,金城海關成立工作專班,先后10余次深入當地重點企業和中小微企業調研,指導畜牧和農產品加工企業調研國外市場對當地產品的需求,努力挖掘合作商機和市場需求,梳理檢驗標準和相關規定,向企業進行“一對一、點對點、面對面”指導和政策宣貫,建立企業聯絡員工作機制,指導企業建立對產品生產從原料進廠、成品出廠的全過程質量溯源系統,支持企業參加重點國際展會和民族地區特色產品暨投資貿易洽談會,利用展銷會提升影響力,推動民族地區乳制品產業鏈優化升級,構建高品質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打造鄉村特色產業民族文化品牌。
“以前我們對進出口政策不了解,出口渠道不暢,只得委托外貿公司出口,增加了中間環節,出口成本增加,對外貿缺乏信心,自從海關給我們送來政策后,我們做生意的信心更足了?!备誓喜刈遄灾沃萘窃闃I有限公司經理馬麗娟說。
為服務企業乳品出口,金城海關持續拓展服務方式,持續縮短檢測周期,采信第三方實驗室對農藥殘留、重金屬、激素、維生素和礦物質等48項實驗室檢測結果,采用“第三方檢測結果+綜合評定+隨報隨出證”模式,實現檢測結果“日報日出”;開辟出口屬地查檢“綠色通道”,實現線上申報、實驗室檢測和出證等環節“零等待”,從申報到出證由原來的半天時間,縮短為如今的20分鐘。
金城海關關長王洪亮介紹說,今年1至8月,已出口牦牛乳品203.8噸,同比增長42.1%;貨值232.8萬美元,同比增長76.9%;臨夏州進出口同比增長15.2%,甘南州進出口實現近1.1倍的增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甘肅甘南羊肚菌取得“國際通行證” 海外訂單排至明年8月
甘肅“甘南羊肚菌”已在加拿大、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瑞士注冊成功,甘肅國際注冊地理標志實現零的突破,亦為甘肅省特色產業走向海外市場取得“國際通行證”。[詳細] -
甘肅甘南牦牛乳“七十二變”飄香海外 “訂單生產”拓國際市場
目前,甘南牦牛乳產業年均帶動農牧戶增收4.5億元,對戶均年純收入的貢獻率達45%,已成為當地許多農牧民的主要經濟來源。[詳細] -
高原中草藥走俏海外成甘肅甘南牧民增收“主力軍”
近年來,甘南依托中藏藥產業,加快中藏藥材種植基地建設,建立完善藏醫藥研究機構,推進全州脫貧攻堅、調整經濟結構、實現轉型升級發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