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慶“三農”領域案例典型“鄉村之變”
近年來,迪慶州把殯葬改革與生態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與經濟社會發展、保障改善民生相融合,著力解決人民群眾“逝有所安”普遍期盼,著力推進喪葬習俗改革,殯葬改革取得明顯成效,為全州生態環境保護、減輕群眾負擔、節約耕地良田作出了積極貢獻。
改革有高度
州、縣(市)成立殯葬改革領導小組,通過召開政府專題會議、殯葬改革領導小組會議等研究部署殯葬改革工作,建立健全了組織領導、執法監管、協調調度、宣傳動員、情況通報等工作機制,切實形成上下聯動、密切協作、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工作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進一步增強,考核評估、執法監管、服務規范等政策框架體系日趨完善。用制度為改革護航,結合實際,遵照地方傳統,修訂完善《惠民殯葬政策實施意見(暫行)》《火葬區劃定方案》《推行節地生態安葬實施方案》等政策,殯改革工作逐漸步入了法制化、規范化良性軌道。
改革有力度
建成使用公墓8個,墓穴1200余個,縣級骨灰樓3棟,鄉鎮骨灰堂2座,骨灰格1400個。香格里拉市和德欽縣公墓納入州級重點公墓。探索既傳承發揮少數民族優秀殯葬習俗,又保護生態環境方便惠民的集中安葬新模式,建設民族民俗火化安葬點,劃定各縣(市)火化葬區共26個鄉鎮,143個村(社區),1172個村(居)民小組,覆蓋國土面積18681.98平方公里,占全州國土總面積的80.5%;覆蓋人口21.26萬人,占全州人口總數的54%。常態化開展“大墓”“豪華墓”“活人墓”專項整治行動,采取拆除一批、遷移一批、遮擋一批的方式進行綜合整治,并形成長效機制。截止目前,全州各地均未新增“活人墓”。
改革有溫度
持續鞏固移風易俗成果,廣泛開展以“新時代新殯葬新風尚”為主題的宣傳活動,發布《文明祭祀倡議書》,把殯葬移風易俗納入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重要內容,全州95%以上的行政村將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節地生態安葬等納入村規民約,文明節儉辦喪事漸成主流。各殯葬服務單位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喪屬至上”的服務理念,嚴格執行殯葬服務“六公開”制度,殯葬服務滿意度不斷提升。建立基本殯葬服務減免制度、綠色節地生態葬法獎補制度、公墓安葬補助制度,確保實現人人享有公益性“殯、葬、祭”三位一體的基本殯葬服務。對困難群眾進行遺體火化的給予1000元的火化補助,生態安葬后的家屬最高可領取5600元的惠民殯葬補助,年均惠及群眾約1000余人次。通過提升殯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有力促進了殯葬工作有序開展,樹立了文明新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上精準發力
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時強調,要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上精準發力,把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主攻方向。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四川產業發展,每次來川視察都悉心指導。[詳細] -
強化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支撐保障
建立人才跨區域流動機制,推進青年發展型縣域創建,優化全州職業教育結構,加大復合型人才培養力度,大力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創新精神、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詳細] -
甘孜州高標準幼兒園項目捐贈儀式在磨西鎮舉行
會前,文甦一行實地查看了磨西鎮高標準幼兒園建設現場,海螺溝景區管理局負責人對項目規劃和推進情況進行了全面介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