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在西藏日喀則市康馬縣涅如河谷上,拖拉機、深松機、播種一體機等農業機械正交替作業,燕麥草、綠麥草等草種被均勻地播撒入大地中。
田野畔,62歲的涅如堆鄉塔杰村村民平措正和前來調研的鄉黨委書記汪吉交談?!斑@幾年,村里大規模推行人工種草,帶來的變化可真是太大了?!逼酱胧指锌?。
涅如堆鄉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氣候嚴寒、土地貧瘠、草地退化、風沙肆虐。“以前,附近的天然草地生長的都是扒地草,擋不住風沙,喂不飽牛羊?!逼酱肟嘈χf。
2015年涅如堆鄉開始試種綠麥草,當年700畝荒灘地平均畝產鮮草就達到2300斤。“深秋時節,1米多高的綠麥草隨風搖曳,是我們祖祖輩輩沒見過的。”回憶第一年收獲的場景,平措難掩興奮之情。“現在風沙少了,草長起來的時候滿眼都是綠色,很舒服?!?/p>
目前,涅如堆鄉年產青干草2000多噸,有效減輕了天然草地的載畜壓力。有了充足的飼草來源,促進了當地飼養方式的轉變,推動了畜牧業現代化進程。2019年,涅如堆鄉全面推行規?;B殖,成立了康馬縣涅如堆鄉藏系綿羊短期育肥農牧民專業合作社。規?;B殖后產生的牲畜糞便,經過發酵還能作為有機肥還田,進而有效保護高原生態環境。
“推行人工種草,不僅扮靚了鄉村,點綴了風景,還收獲了實實在在的‘錢’景?!蓖艏院赖亟榻B,通過人工種草,涅如堆鄉農牧民人均年增收可達3000多元,當地走上了一條生態保護和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雙贏之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