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江蘇對口支援拉薩,27年累計投入財政資金61.3億元——修橋送醫興產業 持續發力保民生

發布時間: 2021-12-17 09:07:00 來源: 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自對口支援西藏拉薩以來,江蘇多措并舉,持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完善基礎設施,便利群眾交通出行;組團進行醫療幫扶,助力當地醫院建設,并組織援藏醫療隊下鄉義診,提高基層醫療服務水平;發展綠色環保產業,在帶動群眾就業增收的同時,注重保護生態環境。

  “上課。”“起立!”正在上課的老師名叫黃燕鵬,是拉薩江蘇實驗中學的一名教師。今年8月,她來到拉薩,加入江蘇“組團式”教育援藏隊伍,與丈夫王仁泉一起工作。黃燕鵬告訴記者,過去時常聽丈夫講起援藏故事,“這里的孩子非常淳樸,我一定好好培養。”

  拉薩江蘇實驗中學由江蘇省人民政府投資2.63億元建設。江蘇每年以組團方式從南通、揚州等城市選派具有豐富教育教學經驗的教師到拉薩江蘇實驗中學任教,將江蘇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拉薩實際教育狀況相結合。自學校2014年建成以來,江蘇共計派出5批160人次援藏教師,有56位老師連續援藏兩次。拉薩江蘇實驗中學校長、黨委副書記馬華說,由于教學效果好,廣受當地好評。

  江蘇省第十批援藏前方指揮部黨委書記、總指揮陳靜介紹,自1994年對口支援西藏拉薩以來,江蘇累計選派9批次871名援藏干部奔赴雪域高原,投入計劃內財政資金61.3億元,實施援藏項目657個,構建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援藏格局。按照規劃,“十四五”期間江蘇計劃安排援藏資金超25億元,實施援藏項目130多個,其中80%以上將用于基層,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興建溪橋利交通

  大量資金投民生

  白云徜徉在天空,溪水流淌于雪域,挖掘機器與草甸連成一片。在拉薩市墨竹工卡縣洛桑村的小溪上,工人們正在緊張施工,為村民們修建一座溪橋。這座橋是江蘇省南京市對口支援拉薩市墨竹工卡縣的“溪橋工程”之一。溪橋通車之后,原本花費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將被縮短為十幾分鐘。

  建設溪橋的過程中,援藏工作組格外注重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南京市第九批對口支援墨竹工卡縣工作組組長、墨竹工卡縣常務副縣長施勇君指著下方的小溪告訴記者,溪橋的建設難度很大,用一般的水泥澆筑的裝配方式會影響當地地質特征,造成生態污染。工作組對當地的地質地貌進行勘探,通過研究討論,最終決定采用工廠預制的“裝配式”填充方法,在道路中間修建一條管道,讓溪水能夠沿著原來的河道流淌。“水從管道中流入小溪,并不會分流,保證了水源的通暢。”

  “溪橋工程”是項民生大事,更是為百姓辦的實事。自2020年以來,南京市對口支援墨竹工卡縣工作組計劃3年內在墨竹工卡縣農牧區興建100座以上便民溪橋,覆蓋全縣8個鄉鎮40個行政村,惠及農牧民群眾1.46萬戶、5.6萬人。

  “江蘇每年用在基層和民生上的援藏資金比例均在80%以上,讓受援地農牧民住進嶄新的藏式民房,走上寬闊的硬化村道,用上干凈的自來水。通過實施‘幸福路工程’‘溪橋工程’等一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江蘇努力幫助當地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陳靜介紹。

  醫療組隊來幫扶

  下鄉義診到基層

  “援藏期間,我不僅要完成醫療方面的本職工作,還要全面分管醫院總務后勤工作。雖然任務艱巨,但我有信心圓滿完成任務。”江蘇省鎮江市江濱醫院總務處副處長、鎮江市第十五批援藏醫療隊隊長姚敏說。

  今年夏天,姚敏作為援藏醫療隊的一員,從鎮江來到拉薩市達孜區人民醫院工作。幾個月下來,她已完成了集中供氧點整治、污水處理綜合治理、公車統一管理、新院區標牌標識設計、新院區消毒供應中心建設布局調整、醫用耗材管理制度制定等工作。

  走進達孜區人民醫院,290張病床位、20張藏藥浴床位、CT和胃腸機等檢查功能科室、獨立的婦幼兒童綜合樓……雖是縣區醫院,但設備完善、設施先進。2016年,達孜區政府按照國務院進一步深化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的要求,努力將達孜區人民醫院建設成為與未來10年達孜區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綜合性醫院。

  “今年上半年,鎮江‘組團式’援藏醫療隊啟動走村入戶下鄉義診。截至目前開展義診活動3次,共計接待就診及前來咨詢的農牧民近600人次,開具處方500多張,發放藥品2萬余元。”達孜區委常委許俊超介紹,通過實施組團式對口支援,鎮江援藏醫療隊簽訂幫扶協議10人份,開展院級培訓12期,培訓240人次。

  “2016年以來,江蘇省共安排財政資金1.74億元援建拉薩市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包括拉薩市中心醫院建設、縣人民醫院改造提升項目、高原移動醫療工程、標準化鄉鎮衛生院建設等。”江蘇援藏干部,拉薩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高鵬介紹,“十三五”以來,江蘇省衛生健康系統在西藏開展業務培訓832人次,接收受援地長期進修學員718人,診療患者7.67萬余人次,指導或參與開展各類手術3869臺次,會診及參與疑難病例討論8459例次,大大提升了受援地人才隊伍整體素質。

  發展健康產業

  注重環保優先

  天蒙蒙亮,38歲的村民旦增卓嘎就出發前往曲水縣才納鄉健康產業園采摘藍莓。3年前,旦增卓嘎還在家中務農,土地流轉之后,她加入了園區,從事澆水、施肥、灌溉等工作,每月有4500元的固定收入。“沒想到收入這么高,家里的條件得到很大改善,日子也越來越紅火了。”像卓嘎一樣在園區務工的村民還有50余名,根據不同季節,園區會調整招工人數,為當地村民提供最大化就業機會。

  走在拉薩市林周縣松盤鄉561國道兩側,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牛舍、飼料草料庫,這便是林周縣格桑塘現代農牧產業示范園。據了解,基地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形成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扶合作社、合作社連牧戶的產業化組織體系,建立牦牛產業轉型升級的示范窗口、種源基地、科研基地、農牧民培訓基地。

  今年11月,基地共存欄牦牛3354頭、出欄1186頭,蘇州市第九批對口支援林周縣工作組組長、林周縣常務副縣長韋國嶺介紹,產業示范園先后帶動116人就業、人均月收入達4000元,其中以就業形式帶動14戶低收入群眾實現增收。

  健康產業是江蘇產業援藏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援藏項目建設中,江蘇旨在發揮建設管理經驗優勢,集約利用各類資源,避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最大程度減少產業發展對拉薩生態環境的破壞。

  在招商引資過程中,江蘇秉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2019年以來招引8個功能園區提檔升級,招引京東、洋河等企業,促進拉薩朗熱酒村等71個產業項目落地,實際到位資金38.45億元,做到沒有引進一個高排放、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和有安全隱患的項目。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咪咕|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影音先锋|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入口 |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不卡|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资源|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无码人妻少妇色欲AV一区二区|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秋霞| 久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日本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在线| 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 无码 国产在线观看观| 日韩精品真人荷官无码| 少妇无码AV无码一区| 台湾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最好看的最新高清中文视频| 大蕉久久伊人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亚洲色图| 欧美成人中文字幕在线看| 最近中文字幕2019高清免费|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7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天堂中文久久久久|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69|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暖暖日本免费中文字幕|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电影| 东京热人妻无码一区二区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