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題圖片:這是直升機巡檢藏中電網輸電線路。閆昱翰 攝
4月的波密,青山如黛,桃花正盛。
王磊卻沒時間欣賞這如畫美景,一大早便和同事們準備今天的航巡作業。
燈光設備、天氣情況、發動機、進氣口、螺旋槳、電子儀器……所有起飛前的安全準備一一檢查到位。
“天氣好轉,航空器已準備好,管制已放飛,計劃10點開飛,巡檢波密至林芝二線。”班前會上,主機長王磊介紹了航巡作業任務情況。
這是王磊第三次進藏開展輸電線路直升機航巡作業,也是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深化推進“立體巡檢+集中監控”運檢新模式的又一次經驗積累。
今天巡檢的線路是藏中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3月15日開始,國網西藏電力聯合國網通航公司,扎實開展藏中聯網線路直升機、無人機協同巡檢航巡作業。
本次任務為500千伏大古水電站至許木變電站一二線、波密至林芝一二線、左貢至波密一二線等,作業從山南加查開始,到昌都左貢結束,全長1900千米,平均海拔在3800米以上,預計將于4月30日結束。
一切就緒,登機、起飛、巡檢。觀察員周平認真地盯著電腦屏幕,機身外帶的紅外高清探頭會把實時捕捉的電網運行情況和數據在機載電腦中實現熱成像。通過對圖像和錄像的分析,48小時即可發現影響線路安全運行的缺陷和隱患。
“飛行結束后,電腦會自動生成一份電網‘體檢報告’,我們會認真加以分析,如果出現問題,地面電網維護維修人員隨后就能有的放矢開展維護和修復工作,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周平告訴記者。
航巡中,鐵塔或立在山頂,或處于茂密的山林間,為了檢查更加仔細,需要直升機繞塔飛行,甚至還要在指定的位置懸停。除了對鐵塔進行檢查外,在兩基塔位之間還要觀測導線、底線、光纜有沒有斷股或者異物。周平說,檢查的內容很多,但容不得一絲馬虎。
藏中聯網線路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骨干線路穿越橫斷山脈核心地帶和青藏高原腹地,跨越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10余次,沿線處于低壓、缺氧、嚴寒、大風、強輻射等區域,運維難度極高。因此,讓空中“鐵鷹”為西藏電網保駕護航,不僅可以節約時間、降低風險,還能大幅度提升運維效率。
國網西藏電力超高壓公司林芝運維分部何王洪介紹,直升機起飛一架次可飛行三個多小時,完成至少40千米的輸電線路巡檢作業,作業效率是傳統人工巡檢效率的數十倍。
近年來,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不斷加大輸電線路運行維護管理,輸電線路巡檢方式已逐漸從“人工巡檢”轉變為“立體巡檢、集中監控”。
“特別是通過運用直升機、無人機等高效巡檢手段以來,我們已對1300公里輸電線路進行了直升機三維點云實景建模,對3840公里輸電線路進行了無人機三維點云實景建模。”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設備部輸電處處長張旭介紹,通過后臺建模,可以智能實現輸電線路樹障隱患排查、交叉跨越測量、隱患檢測等工作,為電網運行狀態分析和運維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張旭表示,下一步,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將持續融合創新應用技術,夯實電網巡檢基礎,聚焦設備專業緊迫性、前瞻性、戰略性關鍵技術,廣泛吸納和應用科技成果,統籌內外部資源,持續推進智能巡檢建設,積累電網各類狀態數據,形成大數據分析,為輸電線路運維管理提出決策智能輔助,切實提高電網設備本質安全,全面提升電網運維管理水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