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理了發清爽多了,看起來起碼年輕了5歲!”近日,在山南市措美縣特困人員集中供養中心,一位身穿紅色馬甲的小伙拿著鏡子讓格桑老人照前照后打量,老人滿意地豎起了大拇指。一邊的志愿者各自忙碌著,為老人洗頭、修剪指甲、按摩……這是措美縣志愿者為該縣特困人員集中供養中心老人送溫暖的溫馨一幕。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一直以來,措美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和基本社會服務,在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上持之以恒、一以貫之,用心用情向廣大群眾獻上一份厚重而溫暖的民生答卷。
兜底保障有精度
倉決卓瑪的丈夫因生重病不能工作,致使家里經濟拮據,現在有了低保金,生活也有了保障。措美縣民政部門及時核實倉決卓瑪的家庭實際困難后,很快發放臨時救助金,并把她家納入農村低保戶保障范圍。
措美縣持續完善社會救助工作體系,高效落實兜底保障政策,按時足額為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困難殘疾人、重度殘疾人等發放各類救助資金,不斷強化社會救助保障能力。進一步健全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機制,不斷健全完善困難對象主動發現機制,推動“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轉變。依托村居“兩委”、駐村工作隊和社區工作者等力量,通過入戶走訪、信息核查、政策宣傳等“敲門行動”,及時將符合政策條件的困難群眾及時納入保障范圍,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有效發揮民政救助兜底線、救急難作用。
2024年,措美縣為14戶24人的城鎮低保群眾落實低保資金11.04萬元,為161戶217人的農村低保群眾落實救助資金68.07萬元,為15名經濟困難高齡老人落實補助資金1.12萬元,為23名臨時救助人員落實救助資金4.8萬元。將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由每人100元/月提高到120元/月,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由每人200元/月提高至240元/月,為510名殘疾人員落實“兩項補貼”資金105.55萬元,為129名一二級殘疾人員落實“十大民心工程”資金41.51萬元。
婦幼關愛有溫度
措美縣堅持立足實際、精準施策,織密婦女兒童社會保障和服務網絡,常態化開展困境婦女兒童等重點人群摸排工作,落實各項關愛措施。利用“國際護士節”“三八”婦女節、六一兒童節、母親節等節點,對孤寡老人、殘疾重病婦女、單親困境婦女、留守兒童、孤兒等開展走訪慰問活動,送去慰問金和生活學習用品等。2024年,措美縣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父母雙方或一方因特定情形無法履行監護職責的兒童)基本生活最低保障由720元/人/月提高到792元/人/月,為3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落實救助資金2.4萬元。
常態化開展“開學第一課”女生青春期講座、“送教上門”法治知識講座等活動,大力宣傳未成年人保護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提高婦女兒童法律意識,保護合法權益。2024年,共計開展相關宣傳宣講活動72場次,發放宣傳品1.7萬余份。
養老服務有力度
早晨9點,措美縣特困人員集中供養中心里,老人們已聚在一起有說有笑地吃早餐。護理員拉宗帶上水果和藥品,準備前往達當組看望獨居老人拉姆曲宗。
74歲的拉姆曲宗老人的子女都不在身邊,長期獨居,是措美縣特困人員集中供養中心的居家上門服務對象。“他們經常來幫我做一些換燈泡、打掃衛生這樣的日常瑣事。前段時間,我的膝蓋痛得厲害,他們還把醫生請到家里給我看病。”拉姆曲宗拉著拉宗的手連連稱贊。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既是民之所盼,也是民生大計。措美縣依托縣特困人員集中供養中心,為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生活護理和心理疏導等服務,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專業的照護。截至目前,縣特困人員集中供養中心共計入住特困供養人員75名。2024年,為25名分散特困人員落實救助供養資金16.29萬元,為75名集中特困人員落實救助供養資金118.81萬元,發放分散特困人員照料護理補貼6.59萬元。
一項項暖心政策、一串串翔實數據,見證溫暖困難群眾的“民生溫度”。下一步,措美縣將立足兜底線、提質效、建機制,通過辦好一件件群眾可感可及的民生“關鍵小事”,了卻群眾一樁樁“心頭大事”,進一步提高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