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第十批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讓高原百姓在家門口看上病、看好病

發布時間: 2025-07-18 09:15:00 來源: 中國西藏新聞網


自治區人民醫院援藏醫生(左二)帶領本地醫療團隊迎接國家規培檢查。


高原骨關節病患者對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骨科主任戴世友(右)表示感謝。青島援藏干部王建亮提供

青島市市立醫院援藏醫生徐文龍(右)指導患者進行術后康復訓練。青島援藏干部王建亮提供

康復后的患者家屬給上海市援藏醫生送來錦旗表達感謝。


阿里地區人民醫院援藏醫生張小剛(右)介紹遠程介入手術系統運行情況。

  建設“數字AI智慧醫聯體”、完成首例冠脈造影術和首例冠脈支架植入術、增設輸血科和康復科……第十批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在西藏創造的一個個“高原奇跡”,走出了一條符合西藏實際的衛生健康事業發展進步之路。

  “西藏醫療缺什么、當地百姓需要什么,我們就援助什么!”這個承諾的背后,是全國醫療系統10年來全心全意的付出。

  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及柔性支援團隊,以“五個提質增效”為戰略指引,以“五個針對”為行動靶心,在西藏醫療體系修訂、醫療資源下沉、人才梯隊建設等維度深耕,帶來的是高原醫療水平跨越式提升——400多種大病不出自治區、2000多種中病不出市地、常見的小病不出縣區就能得到有效救治……

  健全體系:

  將新技術新經驗“種”在高原

  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及柔性支援團隊之間交流探討的核心議題,是如何加快受援醫院建設與發展、規范醫院章程與管理結構、提升受援醫院科學管理水平,怎么把醫院建設得既“有容量”又“有技術”,讓老百姓能夠就近就便就醫。

  如何破題?第十批“組團式”醫療援藏團隊給出了答案——醫院是醫療服務的核心載體,是守護群眾健康的堅固堡壘,只有打造出高水平的醫院,才能為高原群眾提供堅實的健康保障,讓群眾病有所醫。于是,他們開啟了助力西藏醫院發展的全新篇章。

  2024年8月至今,第十批“組團式”醫療援藏團隊及柔性支援團隊384名援藏醫生以“1+7+13”醫院(“1”指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7”指七市地人民醫院、“13”指13家縣醫院)建設為抓手,幫帶多個本地醫療團隊、培養多名本地醫務人員。目前,全區創建36個“五大中心”(分別為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7+1”醫院中,除阿里地區人民醫院外,均完成“五大中心”創建工作。

  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創新“團隊帶團隊、學科帶學科”模式,通過“技術打包移植”“病例復盤會診”等方式,將473項新技術、242項先進經驗“種”在高原,為高原醫療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基層醫療是守護群眾健康的“第一道防線”。數據顯示,自2021年將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受援范圍拓展至13家重點縣人民醫院起,西藏13家縣醫院門急診量達到68.24萬人次,住院量達到2.54萬人次,三四級手術1229人次,微創手術783人次,危重癥搶救成功率高達94%。部分縣醫院已能獨立開展開顱、髖關節置換、腰椎脊椎等高難度手術,診療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數字賦能:

  推動醫療手段深刻變革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如何推動“傳統救治”與“智慧診療”相互賦能,是當下醫療援藏團隊必須面對的課題。醫療援藏團隊深知,只有打破地域的限制,才能充分利用好援藏大后方的資源,從而更好助力西藏醫療能力不斷提升。

  阿里地區AI智慧遠程會診平臺成功落地啟用,正是他們謀劃的醫療援藏新模式。

  陜西省援藏干部、阿里地區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張小剛依然記得,今年4月15日在阿里地區人民醫院開展的一臺復雜的冠狀動脈造影術的場景。當時,這臺手術是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田紅燕教授和郭寧教授通過AI智慧遠程會診平臺與本地醫生并肩作戰完成的。在手術過程中,專家們通過高清視頻連線實時指導,確保每一個操作步驟都精準無誤,為手術的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

  “截至目前,依托AI智慧遠程會診平臺,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已指導阿里地區人民醫院完成了5臺復雜介入手術。”張小剛說,今年4月,阿里地區人民醫院聯合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阿里地區藏醫院、巴嘎鄉衛生院、雄巴村衛生室等多家醫療機構簽署醫聯體合作協議,“數字AI智慧醫聯體”建設進入試運行階段。

  “過去從巴嘎鎮衛生院到阿里地區人民醫院需要3小時,現在通過網絡第一時間就能‘面對面’問診西安的專家!”巴嘎鎮衛生院負責人的感慨,道出了醫療資源下沉帶來的深刻變革。

  通過數字化技術將優質醫療資源精準“下沉”至基層,切實解決了西藏地廣人稀、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難題,真正實現了“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發展目標。

  建強隊伍:

  幫帶培育醫療人才新力量

  人才是第一資源。在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中,幫助培養本地人才、激發內生動力,是提升本地醫療水平、造福高原群眾的關鍵之舉。

  來自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的韓冰,在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口腔科將“師帶徒”援藏教學工作置于重要位置。“只有醫務人員的技能提升了,才能更好地開展醫療工作,造福群眾。”韓冰的話語樸實而堅定。一年援藏時間太短了,為了將技術真正留在西藏,她要爭取再援藏一年。

  “韓冰老師不僅帶來很多新技術、新知識,更點燃了我對口腔醫學的熱愛。”韓冰帶教的年輕醫生白瑪德吉滿懷對未來的憧憬。在韓冰的悉心指導下,白瑪德吉不斷進步,逐漸掌握了先進的口腔診療技術,從最初的手足無措到如今的得心應手,她用自己的努力和成長詮釋著援藏醫生工作的意義。

  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對人才培養的執著與堅守,是對薪火相傳理念的深刻踐行,更是對高原衛生健康事業長遠發展的期許。

  在援藏的三年時間里,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拉孜縣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朱發林積極推動人才培養工作。三年間,他積極協調對接三批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為拉孜縣帶來了先進的醫療理念和技術。拉孜縣衛生服務中心選派52名醫療業務骨干赴上海、日喀則進修學習,讓他們在更廣闊的平臺汲取養分、提升自我。同時,建立32個“師帶徒”教學關系,為本地醫務人員搭建了成長的橋梁。三年間,援藏醫生幫助10人通過考試,取得執業醫師資格。

  ……

  這樣一組組“師帶徒”關系背后,是援藏醫生們辛勤的付出,也是本地醫務人員努力成長的見證。

  在西藏,每一位援藏醫生心中都有一張計劃表:填補技術空白、增設新科室、下鄉義診……目標各異,但宗旨從來不變——提升西藏的醫療技術水平。

  如今,對西藏老百姓來說,在家門口治病、治好病已是常態。

  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和殫精竭慮的付出,在西藏醫療事業發展的漫漫征途上鐫刻下濃墨重彩的印記。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十年磨一劍,他們扎根高原、夙興夜寐,用晝夜不舍的勤勉與矢志不渝的堅守,在技術攻堅、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等領域深耕不輟,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為雪域高原醫療體系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生命力,讓優秀的醫療人才如格桑花般綻放在西藏大地上。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专区| 日韩亚洲国产中文字幕欧美| 日韩成人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制服河南实里| 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毛片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2019| 午夜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中文国语字幕在线播放| 自拍中文精品无码| 播放亚洲男人永久无码天堂|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永久| 痴汉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国产 日韩 中文字幕 制服|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十八禁无码免费网站| 亚洲日韩av无码| 无码av高潮喷水无码专区线|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爆操夜夜操天天操中文|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一本一道AV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AAA级久久久精品无码片|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无码|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无码激情AV| 精品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日日摸日日踫夜夜爽无码| 欧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电影|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超碰|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免费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