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布達拉宮:千年宮堡 光彩熠熠

發布時間: 2025-08-03 15:04:00 來源: 西藏日報

  在拉薩市中心,世界文化遺產布達拉宮屹立于海拔3700余米的瑪布日山頂上。這座恢宏博大、莊嚴燦爛、內涵豐富的偉大建筑,矗立于天地之間,經受千年歲月的洗禮,足以讓每位初見它的人心生震撼。

  布達拉宮依山就勢,向上伸展,是世界上地勢最高的宮堡建筑,也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集藏式古城堡與寺院建筑于一體的藝術殿堂。作為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瑰寶、世界建筑史的奇觀,布達拉宮始終是西藏最亮麗的名片,它的英姿舉世聞名,令海內外游客紛至沓來。

  西藏和平解放以來,布達拉宮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以后,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特別關心支持下,1961年3月布達拉宮和薩迦寺被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藏自治區成立以來,國家累計投入近3億元對布達拉宮實施了兩次大規模維修工程,在此之后,形成以日修歲修為工作準則持續開展的日常保養維護工作,讓布達拉宮在今天,依然以壯麗迷人的風采展現在世人面前。

  國家行動:啟動規??涨暗奈奈锞S修工程

  《西藏王統記》等多部史料記載,公元7世紀30年代,少年松贊干布率領士兵與臣屬,從吉曲河(即拉薩河)上游的墨竹來到吉雪沃塘(即拉薩河谷),驚嘆于這片“萬嶺回環,宛如城郭”的平坦寶地和那氣勢恢宏的紅山。

  松贊干布左手勒住韁繩,右手遙指紅山:“我要在這里建造一座新的王城!”

  吐蕃第33代贊普松贊干布建起拉薩第一座宮堡,史稱紅山宮,這便是布達拉宮的前身。在這里,他先后迎娶尼泊爾赤尊公主和大唐文成公主。

  此后幾百年間,紅山宮歷經繁華,也遭遇雷擊與戰亂,至公元9世紀隨著吐蕃王朝的解體而被毀。直至公元17世紀,西藏甘丹頗章地方政權在紅山宮原址重修宮殿,幾年間,白宮初立,紅宮再現,一座錯落有致、紅白交相輝映的宮堡,好似從紅山長出來一般偉岸。自此,布達拉宮的名字被正式確立,并延續至今。

  光陰如流水,千年一瞬間。布達拉宮建造年代久遠,歲月的無情摧殘讓它好似一位傷痕累累的老者——木構件普遍腐朽,出現斷裂拔榫、扭曲變形;墻壁酥堿開裂、地面下沉;壁畫空鼓、畫面污染……

  1984年至1988年間,國家文物局等有關單位多次選派專家,與西藏的古建筑專家一起,對布達拉宮的險情進行了詳細的實地考察。經過科學論證和細致調查,專家們發現,布達拉宮因年久失修,已是險情四伏,維修勢在必行。

  1988年9月,西藏自治區呈報國務院的《關于搶修布達拉宮的緊急報告》,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視。經由中央最高決策層討論,當年10月,一條喜訊從北京中南海傳出:中央決定撥巨額專款,對布達拉宮進行全面維修。

  黨中央的英明決策,得到了國內外有識之士的關注和贊揚,西藏各族人民頌揚“這是一件功德無量的業績”。

  1989年,布達拉宮管理處正式成立。這一年,25歲的尼瑪次仁成為管理處的一名工作人員。

  這位土生土長的拉薩人,并不記得有多少次從山下仰望布達拉宮,更未想過,他將深入參與兩次大規模維修,并從此與布達拉宮“朝夕相伴”20多年。

  尼瑪次仁記得,1989年10月11日,布達拉宮一期維修工程在白宮北側地壟舉行開工破土儀式,由此拉開了新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投資最多、最徹底的文物維修工程的序幕。

  在專家學者多方論證之后,中央先后為工程投入5300萬元人民幣。同時,為滿足特殊需求,國務院特批調撥黃金和白銀,自治區特批采購大量珍珠、紅珊瑚、綠松石、朱砂等珍貴物資。這次布達拉宮維修工程,共完成111個項目,涉及紅宮、白宮和山上大多數附屬建筑及山下“雪城”部分古建筑的維修和居民搬遷。

  “這次大規模維修歷時5年,于1994年告一段落?!蹦岈敶稳式榻B說,同年8月,布達拉宮維修工程竣工之際,國務院啟動布達拉宮申遺工作。1994年12月,布達拉宮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西藏首個世界文化遺產地。2000年和2001年,拉薩大昭寺、羅布林卡被先后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布達拉宮歷史建筑群”擴展項目。

  匠心獨運:在修舊如舊中重獲新生

  1987年,27歲的頓旦次仁從山南老家來到拉薩,憑借精湛的藏族傳統木工手藝,留在布達拉宮做了一名木匠。

  頓旦次仁至今清楚記得,1989年的秋天,紅山腳下匯聚著來自西藏各地的匠人,夯土聲與勞動之歌交織成一場場交響樂,人們為保護這座古老的宮殿揮汗如雨。

  他的內心曾因此而深受震撼?!澳菆雒嫣珘延^了,那么多能工巧匠為布達拉宮獻計出力,令人感動和震撼?!比缃瘢巡饺牖字甑念D旦次仁回憶往昔,眼中仍閃爍光芒。

  維修工程的實施,令布達拉宮煥然一新。這次浩大的維修工程是我國首次大型藏式古建筑的科學修繕工作,開創了“考古勘察—結構加固—工藝復原”的系統性全面保護流程,不僅保護了建筑本身,也防止其內部重要文物因建筑結構坍塌而帶來不可逆損失,為推動西藏自治區文物古建筑維修工程提供了寶貴經驗和借鑒作用。

  作為全程參與者,尼瑪次仁介紹,1989年啟動的維修工程采取先易后難、先急后緩的實施步驟,“但古建筑維修不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情,布達拉宮本體建筑體量大、構造錯綜復雜,仍有諸多隱患未被徹底排除”。

  2001年6月,在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布達拉宮、羅布林卡、薩迦寺三大重點文物保護維修工程被列為新一期全國重點文化項目。

  此時,尼瑪次仁擔任西藏三大重點文物保護維修工程相關負責人。他說:“這一年全國有六大重點古建筑維修項目,西藏占了半壁江山,充分彰顯了國家對西藏文化保護和發展的高度重視?!?/p>

  三大重點文物保護維修工程總投資達3.8億元,實施4大類289個項目,于2002年動工,2009年8月竣工,歷時7年之久。該工程延續了“尊重傳統、尊重科學、尊重民族風格、尊重宗教需要”的重要原則和“精心設計、精細施工、加強領導、萬無一失”的修繕方針。

  在該工程中,中央為布達拉宮維修投入資金2.1億元,完成共8大項64個子項目,包括地壟加固修繕、壁畫修復和5萬余平方米的雪城保護維修,搬遷303戶居民和6萬余平方米的環境整治工作,安排了布達拉宮建筑群的消防、安防、給排水、電器照明等工程建設。

  相比一期工程,現代科技在二期維修工程中被廣泛運用,突出亮點有改性阿嘎土的研發和低壓灌漿加固等技術。對此,尼瑪次仁表示:“現代科技手段與藏民族傳統古建維修工藝的完美結合,不僅確保了西藏文物‘延年益壽’,也推動了西藏古建維修技術的提高?!?/p>

  2016年,尼瑪次仁從自治區文化部門退休后,擔任西藏自治區工藝美術協會會長一職。他坦言,這輩子最引以為傲的事情是見證并親身參與了布達拉宮的兩次大規模維修工作。

  據介紹,布達拉宮兩次大規模維修,集中了全國優秀的文物維修保護工程設計隊伍、科研力量和施工隊伍。自治區人民政府還發通告動員民間的能工巧匠積極參與,使散落民間的西藏優秀工匠用傳自祖輩的高超技藝,集中力量和智慧為布達拉宮維修出謀劃策,為此后西藏文物保護事業持續培養和輸送了一批頂尖的工匠藝人。

  談到此,尼瑪次仁難掩激動之情:“布達拉宮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集聚勞動人民的智慧,不斷改擴增建,用一磚一瓦壘砌而成的。由于保護得力,至今光彩熠熠?!?/p>

  薪火相傳:讓文化寶庫“活”起來

  2025年7月2日,拉薩又下了一夜雨,到翌日清晨8時左右仍未停歇。64歲的頓旦次仁早起后匆忙喝了一杯酥油茶,便踏著濕潤的石板路,向布達拉宮疾步前行。

  45歲的普瓊緊跟其后。從16歲起,他就跟著頓旦次仁學習藏族傳統木工技藝,如今已是獨當一面的匠人。

  經過兩次大規模維修后,為做好古建筑的持續保養和維護,布達拉宮管理處于2003年成立涵蓋木匠、石匠、泥匠、縫紉工、彩繪師等多個工種的維修科,約60名技術人員,遵循“最小干預、最大保留其完整性和真實性”原則,對其進行修繕。

  在木匠組工作近40年,頓旦次仁深怕連續幾日的雨水給木質結構帶來安全隱患。師徒倆就這樣拾級而上,走到布達拉宮建筑的每一寸角落,停頓、仔細察看、確定無礙,再向下一個點走去。兩人的身影在宮墻間穿梭,最終縮成宮墻上躍動的點。

  這一天,維修科其他人員也都深入到這座古建筑的犄角旮旯。幾乎全年,他們都保持著這樣的待命狀態。

  對待布達拉宮,他們事無巨細,慎之又慎?!鞍l現問題要盡快解決?!辈歼_拉宮管理處維修科科長扎西平措說,維修科的工作屬于預防性保護,平日里保養維護得當,才不會讓小隱患變成大問題。

  扎西平措介紹說,除整體建筑保養,布達拉宮每一個房間、每一道縫隙、每一面墻皮、每一寸磚瓦、每一根梁柱,都要進行日常的“縫縫補補”和預防性保養,“就像人要治未病,預防最重要,我們就是布達拉宮的‘保健醫生’”。

  每年藏歷9月22日,一項可以全員參與的盛大活動在布達拉宮啟幕。藏紅花等各種原料盡數倒進布達拉宮管理處準備好的桶里,人們親手為這座宮堡“美容”。

  “一線操作人員全是管理處的專業人員。”扎西平措說,布達拉宮一期二期大規模維修系統記錄了藏式建筑的傳統工藝做法,比如阿嘎土的夯筑、建筑外墻面潑白灰的傳統儀式等,為藏族傳統工藝的繼承和弘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瑣碎的傳統工藝,成為日后布達拉宮的保養“秘籍”。布達拉宮維修科招募的匠人多數來自民間,具備藏式古建筑維修的精湛技術與經驗,也在日復一日間,以師帶徒模式培養新的梯隊。

  正因為有無數個像頓旦次仁這樣的匠人,用青春、汗水和智慧,精心呵護布達拉宮,才確保了這座世界遺產的安全穩固,也讓布達拉宮的輝煌得以延續至今。

  作為存續千年的文化遺產,布達拉宮不僅是建筑藝術的殿堂,其內部更是保存了浩瀚的中華文化瑰寶。

  “以畫記史,寓史于畫”,正是布達拉宮壁畫的主要功能和表現形式。布達拉宮內有總面積達2500平方米的壁畫,描繪了文成公主入藏、五世達賴赴京覲見順治皇帝等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和鮮明的藝術特色。

  布達拉宮收藏和保存了大量歷史文物,除8座金質靈塔外,還有5座精美絕倫的立體壇城,以及瓷器、金銀銅器、佛像、佛塔、唐卡、服飾等各類文物7萬余件;收藏有漢、藏、滿、蒙、梵文等文種39752函古籍文獻,包括藏量居世界之首、自公元7世紀以來的近3萬葉460多函貝葉經珍品,保存了全球超過60%的貝葉經,其中最早的珍品距今已逾千年。

  2018年底,國家啟動總投資3億元、為期10年的布達拉宮貝葉經等古籍文獻保護利用項目,內容包括古籍文獻預防性保護、搶救性保護修復、數字化保護和展示利用四大部分。目前,該工程進入三期實施階段。工程的實施,將讓更多歷史文化一脈相承的珍貴古籍文獻重獲新生,讓更多人領略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智慧與魅力。

  至今,布達拉宮仍是集西藏文化之大成的博物館。千年過去,它不只是一座眾人仰之彌高的殿堂,更深深根植在高原人民的日常生活里。它的莊嚴和神奇,來自建筑和文物,也來自無數人的參與,以及投入的情感與智慧。(鄭璐 曹琳 歐珠次仁 馮琳琳 平措諾吉 參與采寫)

(責編: 于超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中出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中文字幕免费| 最近最新免费中文字幕高清 | 嫩草影院无码av|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无码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久久| 人妻无码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yy|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3D日动漫|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 未满十八18禁止免费无码网站| 婷婷四虎东京热无码群交双飞视频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 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97无码人妻福利免费公开在线视频 | 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软件|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制服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激情无码人妻又粗又大中国人| 无码人妻品一区二区三区精99 |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中文字幕 | 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 人妻无码中文久久久久专区| 日韩中文字幕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综合中文网|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在线观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