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發行西藏區分行全力支持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建設。
農發行西藏區分行投放清潔能源貸款積極助力那曲市索縣光伏項目建設。
農發行西藏區分行助力全球海拔4500米以上最大風電項目——那曲色尼區歐瑪亭嘎100兆瓦風電項目建設。
農發行西藏區分行在日喀則市達那普鄉查嘎村扶貧捐贈現場。
本版文圖均由農發行西藏區分行提供
在世界屋脊雪域高原,蜿蜒的河流蘊藏靈氣,巍峨的高山散發神性,格桑花年年盛放,河畔柳掩映婀娜,見證西藏大地的滄桑巨變。2025年,正值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從拉薩到山南,從貢嘎到錯那,山河壯美、人民安居、文化有根、發展有力,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西藏自治區分行也走過了扎根祖國邊疆的第十三個春秋。
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生命禁區”,生長著農發行人生生不息的夢想和信念。作為西藏唯一一家農業政策性銀行,農發行人始終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圍繞服務西藏“四件大事”,積極發揮“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作用,13年來,累計投放貸款超過1300億元,最高峰貸款余額突破750億元,信貸投放覆蓋全區7市地74個縣區,信貸支持領域涵蓋了糧食安全、脫貧攻堅、水利建設、交通路網、清潔能源、生態環保、城鎮化建設等鄉村振興全領域。在廣袤草原、雪山、湖泊之間,為新西藏注入強勁而溫暖的脈動,讓廣袤高原處處成為幸福家園。
糧安天下,產業興旺澆灌幸福之花
“看著北斗星走不迷路,跟著共產黨走會幸福。”作為服務國家糧食安全的銀行,農發行西藏區分行始終把服務“西藏糧倉”作為工作重中之重,堅決落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建行以來,累計發放糧油貸款9.89億元,截至2025年7月末,糧食收購市場份額占比已達到96%。
在海拔4000米的青稞之鄉、年楚河畔——西藏糧食主產區日喀則江孜縣,天空深藍似海,陽光明媚熱烈,自然風光與豐收的田野交相輝映,數十個品種的青稞郁郁蔥蔥,隨風輕擺,有的已經被飽滿的穗子壓彎了腰。
每逢播種時節,挖機轟鳴泛起新土,農牧民群眾彎腰鋪設暗管,溝渠初步成型。近年來,這片“青稞香里說豐年”的田畦,在農發行西藏區分行的融資支持下,年年演繹著“農業+生態+科技”的農業變革。
青稞,是西藏主要糧食作物,被譽為“糧食之母”,在西藏糧食總面積、總產量占比中均達80%。為全力支持青稞這一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農發行西藏區分行緊扣“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不斷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改良土壤增肥力,推動灌溉再升級,使用高效便捷的機械化作業,積極支持青稞良種繁育。在日喀則、昌都、拉薩、山南等青稞主產地市累計發放青稞收購貸款9.58億元,支持收購青稞48.25萬噸,占全區收購量的60%以上,并同步建設加工車間、品牌展廳打通產銷鏈,配套建設糌粑、青稞掛面、青稞貝果、青稞爆米花、青稞酒廠完善生態鏈,不僅實現了青稞的華麗轉身,更提供了3000余個就業崗位,讓當地群眾都能“搭把手、賺份錢”。
同時,農發行深入踐行“大糧食觀”和“大食物觀”,堅持“全糧、全鏈、全行、全力”發展思路,積極支持高原特色產業發展,深耕青稞、牦牛、蔬菜、奶業、飼草、藏雞、藏豬、藏茶等高原特色產業發展,托穩群眾的糧袋子、肉盤子、菜籃子,助力西藏特色農牧產品跨越天路、暢銷神州。自成立以來,農發行累計投放涉農產業貸款130.6億元,助力農業質量效益不斷提升,農牧產業新質生產力加速構建。
強邊富民,鄉村振興守護山河安瀾
西藏地處祖國的西南邊陲,其發展在全國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中舉足輕重。
農發行西藏區分行始終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做“神圣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堅持“三個賦予、一個有利于”,自覺以強邊富民工作為己任,深入打造“戍邊銀行”品牌,以服務鄉村振興統攬業務發展全局,使“強邊富民”四個字成為“國之大者”的生動詮釋和“民之盼者”的深情回應。
雖坐擁奇絕瑰麗的自然風光,西藏自治區曾經是全國貧困發生率最高、貧困程度最深、扶貧成本最高、脫貧難度最大的深度貧困地區之一。
服務脫貧攻堅期間,農發行曾為西藏自治區脫貧攻堅作出過重大貢獻,高峰時期,累計投放扶貧貸款超過960億元,扶貧貸款余額占全區的52%以上,使政策性金融成為西藏經濟“彎道超車”的重要力量。
從“居者有其屋”走向“居者有好屋”,這是西藏脫貧攻堅的精彩蝶變。農發行西藏區分行把支持易地扶貧搬遷作為金融搬遷的頭號工程,累計投放易地扶貧搬遷貸款150.13億元,占全區同類貸款的99%,支持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905個,為全區26.6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打通安居之路。
拉薩市曲水縣達嘎鄉“三有村”是農發行西藏區分行支持易地扶貧搬遷的一個樣板工程。“三有村”充分運用農發行給予的信貸支持,使安居與樂業并重,集中優勢資源,發展藏雞飼養、奶牛養殖等富有特色、可持續發展的凈土健康產業項目,成立種植業合作社及商鋪經營等配套產業。仿佛世外桃源,如今的“三有村”,綠樹成蔭、牲畜成群、蔬菜瓜果長勢喜人,一派“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的景象。
搬出深山后,曾經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西繞加措目前居住的二層藏式小樓,既有江南風格的白墻青瓦,又綴有獨具西藏特色的紋飾,整潔明亮、水電完備。“吃喝不愁,生活舒服,日子越過越有盼頭。”他說。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農發行西藏區分行堅持興邊富民并重、宜居宜業并舉,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大對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民生基礎設施、邊境地區發展的支持,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累計發放幫扶貸款 933.03億元、民生基礎設施貸款622.43億元,向邊境地區投放110.14億元,支持了塔爾欽國際旅游特色小鎮、普蘭縣國際邊貿市場等一批重點項目,強邊富民邁出堅實步伐。特別是2025年以來,農發行抓住開展精準防返貧貸款試點契機,累計投放相關貸款3.4億元,支持藏醫藥、綠色建材等帶動力強、輻射面廣、惠及群眾多的特色產業發展,讓當地群眾就近就便實現了增收致富。
在時代的浪花中,農發行在強邊富民行動中對國家安寧、民族復興的矢志踐行,還將激蕩起涌動的浪花,奔赴更遠的大江大河。
追風逐日,綠色發展激發磅礴動能
西藏水電資源可開發量占全國1/4,太陽能、風能、地熱等能源在全國獨一無二,是天然的能量寶庫。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
如謫仙人李太白一樣從高空俯瞰,這片土地層巒疊嶂,河流深切其間。雪山峽谷間,西藏擁有著全球絕無僅有的水能富礦。大江大河大湖灘涂如同生命的脈絡,貫穿高山峽谷,滋養著廣袤的土地和生靈。
2025年7月19日上午,雪山峽谷間,隨著挖掘機的第一鏟落下,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一項足以改寫人類水電史的超級工程在青藏高原正式啟動。農發行西藏區分行聞令而動,聚全行之力、集全行之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建設,向上下游相關供應鏈企業投放流動資金貸款10.58億元,是該行服務西藏綠色發展的一個縮影。
位于拉薩市林周縣旁多鄉的旁多水利樞紐工程,是西藏綜合效益最顯著的民生水利工程,為國內首個海拔4000米高原地區采用雙護盾TBM掘進機施工的水利工程項目,也是農發行西藏區分行重點支持的水利項目之一。
據旁多水利樞紐工程項目負責人介紹,在農發行4.5億元信貸資金支持下,該工程設計控制灌溉面積達到65.28萬畝,預計年增產糧食約25.5萬噸,可進一步加快拉薩河流域脫貧人口致富步伐。
農發行西藏區分行始終把建設國家清潔能源基地作為履職盡責的重中之重,堅持水風光熱互補、源網荷儲一體,大力支持清潔能源高效開發利用,建行以來累計支持水光風熱清潔能源項目57個,投放清潔能源領域貸款206.76億元,發放首筆碳減排工具2476萬元,全力支持西藏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從藏北高原的那曲市色尼區100兆瓦風電項目、索縣熱瓦鄉牧光互補光伏項目,到藏東南金上光伏、吉昌光伏,從天上阿里的首批獨立購網型儲能項目,到雅江中游的流域開發,農發行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政策性金融支撐。如今的西藏,一排排光伏板如羽翼般舒展,板下牛羊結對,草色青青,構成了一幅“板上發電、板下牧歌”的和諧畫卷。園區鋪上光伏板后,能防風、擋沙、固沙。園區牧民巴多這樣介紹:“光伏板的遮擋不僅減少了草場水分蒸發,讓草場比露天區域更顯繁茂,還為牛群和羊群遮擋了烈日。”
在屬于它們的天地里,牛羊以一種亙古不變的節奏移動、進食、休憩。它們與腳下的大地、頭頂的蒼穹、遠方的雪山融為一體,構成一幅原始、粗獷而又生生不息的畫卷。塞上牛羊許約,千里茫茫若夢。或許,只有在此情此景中,人們才能夠感受到屬于高原最質樸、最動人的生命韻律,那仿佛是在世外仙境中才能找尋的寧靜與和美。
南北山綠化工程是西藏“十四五”生態保護的頭號工程,承載著“五年增綠山川、十年綠滿拉薩”的美好愿景。自2022年該工程實施以來,農發行西藏區分行堅持把支持南北山綠化工程作為重要政治任務,累計向南北山綠化工程中標企業投放貸款21.77億元,支持新造林面積超10萬畝,在全區金融機構中支持力度最大。同時,立足生態修復與民生改善協同推進,把帶動農牧民群眾增收情況作為金融支持的重要考量,通過勞務及繁育銷售苗木等途徑帶動增收,讓農牧民群眾在家門口捧上“綠飯碗”。
隨著工程深入實施,南北山區域和重要交通沿線綠化面積大幅增長,森林環城格局初具雛形,新綠蔥蘢不僅改善了生態環境,更筑起了防風固沙的生態長城。
如今,站在南北山上登高遠眺,景象令人震撼。昔日風沙漫天、礫石遍野的荒山禿嶺,已被覆蓋成了成片挺立的綠意,覆蓋了油松、樟子松、山杏、沙柳、沙棘等苗木。在稀薄的氧氣與陡峭的山勢間的盎然綠意背后,是對山川草木的虔誠敬畏,是對萬千生靈的赤誠守護,更是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在雪域高原邁出的鏗鏘步伐。
人民至上,城鄉融合鋪就光明大道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
長期以來,西藏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出行難、取暖難等,成為影響縣域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主要痛點。農發行西藏區分行認真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公共服務均等化,堅持城鄉一體、城鄉融合,持續加強高寒邊境地區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金融服務,累計發放農村基礎設施貸款1148.8億元,重點支持了一批農村路網、水利、城鄉清潔能源集中供暖項目建設,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道路通達,構建城鄉筋骨。農發行西藏區分行大力支持國省道“聯網、補網、強鏈”、基礎路網延伸完善和城鄉道路銜接,重點支持了墨脫、加查等一批重點公路改造項目,累計投放農村交通建設貸款512.05億元,支持全區新建農村公路15685公里,貸款覆蓋全區7市地74縣(區)692個鄉村5261個行政村,惠及農民234.1萬人,不斷鞏固“服務農村路網的骨干銀行”地位。
萬水千山縱橫,豈懼風急雨翻?豪氣吞吐風雷,飲下霜杯雪盞。
從拉薩到日喀則,從林芝到昌都,旅人們在公路上駕駛汽車,舉目遠望,有時崇山峻嶺、有時植被稀薄,似乎覺得心靈被深深打動,一種前所未有的蒼茫感油然而生。
旅行者之路終于可以延伸到“蓮花秘境”墨脫。經過半個世紀的艱難探索,2013年10月31日,林芝市墨脫縣公路正式建成通車,使得墨脫縣終于打破“孤島”歷史,與世界相擁。
2021年,農發行西藏區分行審批并投放3.58億元貸款,支持墨脫第二批公路——派墨公路建設,為項目推進提供長期、大額、穩定的資金保障。公路一通天地寬,看病上學不再難。隨著一筆筆農業政策性貸款資金的持續注入,農發行西藏區分行打通了一條條農牧民群眾“致富路”“小康路”“精品路”。一條條寬闊平坦的公路縱橫交錯,阡陌變通途;藏藥、藏香、牦牛肉、蟲草等特色產業因路而興、融合發展,荒山變寶盆。西藏本地特色農牧產品、民族手工藝品,通過路網運往全國各地,打開了西藏與外界聯通的大門。如今,進藏游客絡繹不絕、來往車輛川流不息,真正實現了“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美好愿景。
從閉塞落后到欣欣向榮,一條條道路,穿越雪域高原的高山深谷,改變著一切。它們讓多年前勘探隊的腳步聲有了回響,讓筑路人的艱辛有了榮耀,更為西藏各族群眾過上幸福生活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集中供暖,溫潤千家萬戶。西藏高寒缺氧、氣候嚴寒,年平均氣溫在零下2.2攝氏度至7.4攝氏度,那曲市和阿里地區年平均氣溫在0攝氏度,全年極寒天氣長達9個月。農發行西藏區分行在獲悉自治區啟動7個試點縣(區)清潔能源集中供暖特許經營試點后,迅速成立重大項目工作專班,由一把手親自掛帥,主動對接自治區各廳局、地方政府和招標企業,全程提供融智融資服務,支持供暖工程建設“提檔加速”。累計向那曲市色尼區、林芝市工布江達縣城區清潔能源集中供暖項目審批貸款10.19億元、投放4.94億元,其中,工布江達縣供暖項目為全區首個實現信貸投放的清潔能源集中供暖項目。
工布江達縣城區清潔能源集中供暖項目已于2024年底投入運營,供暖總面積超過29萬平方米,滿足縣域約2000戶干部群眾取暖需求,通過采用空氣源熱泵等清潔能源技術,每年可減少4302.22噸標準煤等使用,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民生效益等有機統一。據項目負責人介紹,該項目無污染、收費低、效果好,當地干部群眾紛紛稱贊這是一項惠民生得民心的德政工程。
黨建引領,民族團結高擎奮斗之志
立行13載,農發行西藏區分行始終把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作為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證,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農發行西藏區分行黨委始終堅持從嚴管黨治行,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在民族地區工作的主線,帶領全行干部員工持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老西藏精神和“兩路”精神,賡續傳承“講政治、肯擔當、有情懷、接地氣”的精神特質,明確“一二三四”治行興行戰略和“一主兩輔三補充”業務發展思路,大力推進管理規范化精細化建設,聚焦“四個創建、四個走在前列”靶向發力、精準滴灌,緊緊圍繞服務國家糧食安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服務強邊固邊興邊富民、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清潔能源基地建設等重點工作,銳意進取、改革創新,做到“寧可生命折舊、不讓使命欠賬”。全行116名員工團結一心、攻堅克難,以滿腔熱情投身支農報國的偉大實踐,先后獲得“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文明單位”等集體榮譽48次,員工先后榮獲“全國脫貧攻堅貢獻獎”“全國金融系統五一勞動獎章”等個人榮譽62人次。
回首來時路,農發行西藏區分行從破土而出成長為雪域高原金融支農重器,始終堅持知來路、明初心,矢志不渝、旗幟鮮明,把“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根植靈魂、融入血脈,讓黨的旗幟在雪域之巔高高飄揚;始終堅持擔使命、謀發展,以鐵肩擔重任的使命感熱愛西藏、服務西藏、長期建藏;始終堅持抓團結、走正道,讓農發行這個金字招牌既有酥油味,又有糌粑香。
“章臺從掩映,郢路更參差。”拉薩河堤,垂柳婀娜相隨、花絮如雪,見證了農發行西藏區分行十三載支農報國的累累碩果。值此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之際,農發行西藏區分行將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再燃激情、再添動力、再強措施,堅定信心、銳意進取、守正創新,咬定青山不放松、風雨無阻向前進,以更加堅定的步伐、更加昂揚的斗志,抓住機遇,再創佳績,交上一份農業政策性金融助力美麗幸福西藏建設的圓滿答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