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和代謝關系大規模研究展開
英國《自然》旗下期刊《BMC公共衛生》日前發表了睡眠與代謝綜合征之間關系的最大規模研究。通過對133608名年齡在40歲—69歲之間的研究對象的分析顯示,每天睡眠少于6小時或多于10小時的人,更容易罹患各種代謝性綜合征。
韓國首爾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發現,與每天睡6—7個小時的人相比,每天睡眠少于6小時的人腰圍更大,其中男性罹患代謝綜合征的幾率也會同時升高。每天睡眠多于10小時的人中,男性更容易罹患代謝綜合征、甘油三酯偏高,女性則在更容易罹患代謝綜合征的同時,腰圍更大,甘油三酯和血糖水平都更高,且“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偏低。而在研究對象中,有近11%的男性和13%的女性每日睡眠少于6小時,1.5%的男性和1.7%的女性每日睡眠時間超過10小時。
研究人員表示,此次是在之前的研究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了樣本量,發現了以往未能發現的規律。睡眠時間與代謝綜合征之間的關系可能具有性別差異:在女性中,過長的睡眠與代謝綜合征表現出相關性,而在男性中,則是較短的睡眠與代謝綜合征表現出相關性。
基于通用的定義,如果研究對象至少滿足下列標準中的3項就被認為患有代謝綜合征:腰圍偏大,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好”膽固醇水平降低,高血壓,以及空腹血糖偏高。代謝綜合征在男性和女性中的患病率分別是略高于29%和24.5%。
團隊使用的數據來自一個叫HEXA的研究,是一項2004年—2013年間在韓國基于社區開展的大規模研究,研究中搜集的數據包括社會人口學特征、病史、藥物使用情況、家族史、生活方式、飲食、運動以及女性的生育相關指標。參與者需要采集血漿、血清、血沉棕黃層、血細胞、基因組DNA和尿液樣本,并接受由醫學專家進行的身體檢查。
盡管睡眠時間和代謝綜合征相關性背后的生物機制尚不清楚,但科學家已經找到了幾個可能會對此產生影響的生理過程。比如,每天睡眠少于7小時的人,會分泌更多促進食欲和熱量攝入或減少能量消耗的激素。
研究人員表示,鑒于代謝綜合征目前發病率如此之高,找到可以降低風險的因素十分重要。
總編輯圈點
睡眠出問題,會讓健康出狀況,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多有體會。比如連續幾日睡眠不足會使免疫力下降,容易頭暈、頭痛、感冒。長期睡眠不規律,會帶來更多深層次的健康問題。不過睡眠與健康的關系不應僅僅停留在生活體會上。鑒于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睡眠問題如此普遍,科研人員可以加大對相關課題的研究力度,以幫助人們樹立科學的“睡眠觀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中國科普互聯網數據報告2017》顯示——健康醫療、信息科技、應急避險成三大熱點
“2016年,中國網民關注的科普主題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健康與醫療、信息科技、應急避險。從中國網民科普需求目標群體特征來看,科普熱點搜索存在性別差異,女性群體更關注生理健康,男性則關注科技新知,女性的搜索特征更為明顯。...[詳細] -
新“電子紋身”問世 可監測人體關鍵健康參數
在英國《自然》旗下《柔性電子》雜志13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中,中國和美國科學家介紹了一種低成本制造“電子紋身”傳感器的方法。這種新的金屬傳感器厚度僅千分之一毫米左右,可監測人體關鍵健康參數,如心跳、皮膚溫度等。其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