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理論 > 資訊

新時代發展文化產業的著力點

袁星潔 發布時間:2018-06-25 09:03:00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袁星潔 向志強(均系湖南大學新聞傳播與影視藝術學院教授)

文化軟實力集中體現了一個國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產生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文化產業發展在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方面發揮著獨特的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文化產業在內涵和質量方面都有所提升,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創新生產經營機制”的要求,為促進文化產品和要素在全國范圍內合理流動,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中華文化影響力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新時代進一步發展壯大文化產業,應在不斷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同時,注重觀念引領、創新路徑模式、增強品牌意識。具體而言,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產業發展。觀念體系構成文化的具體內容,并以其特有的滲透力彌漫于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和環節,影響著國家的政治選擇和發展方向,乃至影響著人類文明的變遷。文化產業既具有物質性、經濟性,又具有精神性、文化性。特別是,文化產業還具有意識形態屬性,國家間文化產業的競爭說到底就是文化與價值觀的競爭。提高中國文化軟實力,關系我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以“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為內涵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分別確立了國家層面、社會層面以及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要求,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為新時代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有效價值指引。文化產業發展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展現多彩的中國、進步的中國、團結的中國,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夯實國家文化軟實力根基,在日益發展壯大中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跨文化傳播過程中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切實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

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發展文化產業,單一的文化企業難以大有作為。由多個文化企業組成的文化產業集群(企業集團),由于具有互惠共生、競爭協同、資源互補的特點,能有效地應對市場風險,打造群體品牌,形成規模效應,被國內外的產業實踐證明為提升文化軟實力的有效途徑。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推動文化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并重組,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這為文化產業集聚化發展指明了方向。發展文化產業,要強化文化企業在發展中所應承擔的倫理、經濟和法律等責任,這不僅關涉文化企業的價值觀導向,還關系一國的文化安全。同時,還必須關注文化企業的合理贏利追求,在文化產業與關聯產業之間,利用產業鏈的上下延伸以及產業間的互滲,進行相關行業的產品開發及市場運營,產生共生效應,為文化產業促生新的經濟增長點。為了形成良性循環的產業鏈,我國要逐步建立“相關產業化”的商業運營模式,通過文化產品或服務的多樣化實現范圍經濟效應。在這一模式下,作用于文化產業的創意元素,可以通過資源共享,作用于制造業、旅游業、服務業甚至農業。為某個市場(人群)開發的文化產品,也可以通過改變形式,成為適合更多市場(人群)的新產品。產業領域的跨界聯姻與融合,不僅實現了不同產業間的上下聯動、左右銜接、一次投入和多次產出,而且會吸引越來越多的行業向文化產業靠攏,在資源共享、理念統一的基礎上,為文化產業和關聯產業獲得更大的成長空間,實現內容建設上的價值增值與價值延伸。

打造更多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品牌。文化品牌是文化產業的業態支撐點和重要的無形資產,是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創造出更多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動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才能做大做強文化產業,進而更好地在國際上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樹立當代中國國家形象。當前,在激烈的國際文化競爭中,我國應當調動國家品牌資源,通過一些標志性項目的設立,把反映中國文化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向世界,使其成為閃亮的國家名片。提升中國文化品牌推廣的效度,必須采用適宜的推廣策略。應注意品牌文化推廣的正能量原則。文化品牌具有典型的“外部性”特征,它不僅具有經濟功能,而且具有很強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功能。我們要打造的文化品牌,是能夠從整體上提升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質量、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既叫好又叫座的文化品牌。應注重文化品牌的形象建設與媒介的整合運用。通過集成創新與消化吸收再創新,形成文化品牌自身獨有的核心競爭力,引起受眾心靈共鳴、產生普遍認同、激發社會正能量;通過媒介與關系渠道的延伸推廣這種競爭力,以內容上的統一性、可信性和方式上對話協商,實現文化品牌形象的整合優化。注意文化品牌符號的跨平臺推廣。在打造文化品牌時,應注重核心符號的平臺普適性。如果過于專門與專注,就很難為其他平臺所包容與接納,難以實現品牌的延伸。如果其核心符號具有開放性,就能跨越行業桎梏,產生外溢效應,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優化。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天堂最新版中文网| 蜜桃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 2022中文字幕在线| 67194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无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成人无码视频97免费|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 中文字幕无码成人免费视频| 无码人妻AV一二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网站| 久久丝袜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中文|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无码AV片在线观看免费| 免费看无码特级毛片| 中文字幕欧美日本亚洲|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 久久亚洲AV无码西西人体|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Aⅴ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 国产做无码视频在线观看浪潮|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无码毛片视频一区二区本码 |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字幕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丰满乱孑伦无码专区 | 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综合网| 亚洲VA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人妻丝袜中文无码av影音先锋专区|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