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李委員建議:設立個人養老補充基金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3月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林)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兼商學院代理院長金李關注養老問題。他建議:積極發展針對普通百姓的財富管理,在國家責任與用人單位責任之外打造一個全新的國家養老大基金機制,設立個人養老補充基金。
金李表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大量就業人群靈活就業或在中小型的民營企業工作。由于不足以達到規模經濟,這類單位對于財務規劃并不擅長,在企業層面進行的企業年金、補充養老保險等財務規劃的能力十分有限。這導致相當多的中小型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以及個體戶和各種靈活就業人員未來的養老保障存在嚴重的缺陷。
從勞動力角度看,更換工作頻繁、靈活就業、多項兼職等情況廣泛存在。人們在就業中的各種身份不斷地轉換疊加,更加靈活多變。因此原先由機構單位所制定的各種制度性的養老保障安排,在未來可能會不再符合時代的需要。
金李注意到,去年底推出的個人養老金在備受關注的同時,也有一些問題,比如每月額度有限;目前交稅人群少,稅優激勵覆蓋面窄;投資期限長、選擇少、限制多。
基于這些考慮,他建議設立個人養老補充基金,要求所有雇主(包括民企、國企、個體戶等等)都為被雇傭者提供一個選項:比如被雇傭者可以取出自己8%的收入,然后雇主配比4%,一起交給國家的養老大基金進行統一管理。
具體操作上,他建議首先可以在國家養老大基金層面設置若干適當的選項:提供若干種比較標準化的場景,做成若干個固定搭配的定投模式;同時也提供大約幾十種基本的底層產品,允許每個人根據自己的資源和偏好靈活選擇,在這些底層資產之間進行自由配比。
其次,更多調動央行、證監會和銀保監會等金融監管機構的積極性,確保金融投資的執行效率和公開透明。再則,國家對基金的運行管理進行一定的指導,但主要采用市場化原則,包括提供市場化的激勵機制,遴選最優的管理人。
“這樣的養老制度實現了以單一身份證為驗證基礎的單一賬戶管理,在管理上更加方便簡潔、覆蓋面更廣。每個人只在基金中有一個和身份證掛鉤的賬戶,無論他兼職幾份工作,還是頻繁更換工作或在靈活就業和全職工作之間進行選擇,他的養老收入都將匯集到同一個賬戶內進行管理?!苯鹄钫J為,如果個人養老補充基金有更大的體量,能享受到巨大的規模折扣,也便于統籌和監督管理,同時可以促使老百姓收益與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同步變化,甚至有更好的保值增值效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