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當前我國外貿發展總體是平穩的
中新網7月13日電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13日表示,當前我國外貿發展總體是平穩的,同比看起來似乎走得“慢”了一點,但環比是一步一個腳印地穩步前行。
13日上午,國新辦就2023年上半年進出口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有記者問:我們注意到,近兩個月外貿增速出現了明顯回落,出口出現了負增長。請問,您如何看待這一變化?
呂大良回應稱,大家對近期外貿同比增速的變化有所關注,網上也有一些表示擔憂的聲音。對于這個問題,我們認為,當前我國外貿發展總體是平穩的,同比看起來似乎走得“慢”了一點,但環比是一步一個腳印地穩步前行,二季度環比增長,最近連續兩個月的環比也是增長的,平穩發展是有支撐的。同時,平穩發展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從規模看,保持了增長,而且增量可觀。上半年我國進出口保持增長,規模創下了20.1萬億元的新高點,這在歷史同期上是第一次,是里程碑式的新突破。這一突破,是在外部環境復雜嚴峻、全球貿易投資放緩的背景下取得的,也是在防疫物資和“宅經濟”產品等前期“一次性拉動因素”消退的情況下取得的,實屬不易。從增量上看,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加了4000多億元,形象地說,這就相當于我們國家去年一整年300多萬輛汽車出口的總值。
二是從支撐來看,數量在增加,增長更扎實。價格和數量是影響貿易規模的兩大表觀因素,經測算,一季度,我國進口、出口數量較去年同期均有所減少。進入二季度,進口、出口數量同比轉為“雙增”,當季進口數量增加了5.9%,出口數量增加了2%,像我們剛才提到的能源產品等進口量、汽車等出口量同比增速均超過兩位數。貿易量的增加帶動貿易規模的增長,意味著我國外貿進出口基礎堅實,是實實在在的增長。
三是從全球看,優勢鞏固,份額有升。世界貿易組織預計今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增長1.7%,明顯低于過去12年2.6%的平均水平,貿易放緩是各個經濟體面臨的共同挑戰,困難更多是全球性的。與周邊已公布數據的經濟體相比,我國外貿仍然展現出了較強韌性,競爭優勢穩中加固。我們根據WTO公布的最新國際數據進行了測算,前4個月,我國出口產品占國際市場份額實現了小幅提升,可見我們外貿表現出更強的競爭力。
此外,呂大良指出,當前我國外貿確實有壓力、有起伏、有挑戰,但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加上良好的產業體系和完備的生產能力,外貿發展韌性足、回旋余地大。同時,我國堅持對外開放,積極推進國際經貿合作,陸續出臺一系列穩外貿政策措施,綜合效應正在持續顯現,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仍然具有堅實的支撐,2023年全年我們有信心繼續鞏固市場份額,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地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