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擔當:成都向世界級城市沖刺
原標題:大城擔當:成都向世界級城市沖刺
這是一條昂揚的上升曲線。增速8.6%,經濟總量達到19916.98億元,兩萬億城市呼之欲出。
這是一個不斷擴大的朋友圈。國際班列開行4250列,中歐班列境外站點新增至68個,新開通5條國際貨運航線,樞紐能級不斷提升。
這是一座迅速成長的超大型國家中心城市。常住人口突破2093萬人,人才總量達587.58萬人,入選國家、省、市級重大人才工程專家3788人、頂尖團隊195個。
這是,成都。
2021年,面對多重困難疊加的嚴峻復雜形勢,成都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戰略牽引,強力推進成都都市圈建設,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為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了“穩定器”“發動機”的作用。
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交匯疊加為成都注入強勁動能,成都已進入提質升位、追趕跨越的黃金發展期。
省委要求,成都市要堅持把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作為統攬,以新發展理念為“魂”、以公園城市為“形”,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全面推動成都現代化建設,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當好全省主干、走在全國前列。
找準歷史方位、明晰時代坐標,成都正在世界城市體系中標定發展高度,書寫時代答卷。
時代坐標下的成都方位
8.6%。成都這一經濟增速高于全省增速0.4個百分點,在目前已公布數據的GDP十強城市中,高于上海的8.1%,北京和杭州的8.5%。
隨著成都在國家全局中的戰略位勢不斷提升,發展潛力加快釋放,重要戰略支點作用更加凸顯,歷史機遇前所未有。
從全球大勢看成都分量。按照世界城市的發展規律,大國的發展往往會形成多中心格局的大都市區和城市群。從區域經濟布局看,要在我國廣袤的內陸經濟腹地培育新的動力引擎,成渝地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從產業重構和價值功能看,以數字經濟、電子信息技術為引領的產業浪潮正在重塑生產力布局和全球產業生態,而成都正是我國中西部重要的物流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
“RCEP生效之際,中老跨境鐵路雙向貨運班列開行,將為進出口貿易注入新活力。”首列回程中老鐵路(萬象—成都)國際班列從老撾萬象出發,于1月24日抵達成都國際鐵路港,成都海關所屬青白江海關工作人員譚小偉難掩激動。
近年來,成都逐步形成以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為代表的現代產業集群,在全國乃至全球產業分工體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具備向世界級城市發起沖刺的實力和底氣。
從國家戰略看成都使命。黨的十八大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等發展戰略在成都交匯疊加,成都也在國家區域大棋局中搶抓機遇、乘勢而上。
從全省戰略看成都責任。省委在實施“一干多支、五區協同”戰略部署中,先后出臺系列政策支持成都做大做強,以此輻射帶動全省其他區域高質量發展。到今年,七大區域中心城市全部進入2000億元俱樂部,月明星稀漸成眾星拱月之勢。依托“研發在成都、生產在市州”協作格局,以成都為龍頭的都市圈效應正在不斷顯現。
企業的感受尤為明顯。“我們現在研發在成都,轉化生產在眉山,很快就打開了局面。”四川國為制藥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洪燕說,2019年公司成為眉山市首家畝均稅收貢獻“破百萬”的企業,2020年成功入選當年度第一批四川省瞪羚企業。
沖刺世界級城市的成都作為
向世界級城市沖刺,成都將如何加速?推動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內涵式進階,省委以建設創新城市、開放城市、宜居城市、共享城市、智慧城市、善治城市、安全城市“七個城市”為成都點題。
方向更清、路徑更明。“七個城市”為成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指明航向——
建設創新城市,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成都市科技局局長丁小斌留意到,在成都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創新”一詞被提及49次。丁小斌表示,西部(成都)科學城的規劃建設行動方案、專項政策以及協同機制等將在今年相繼出臺。
創新和開放從來密不可分,隨著“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的深入推進,從交通路網成型,到開放平臺的數量和能級,再到全球影響力,成都正在加速構建內陸開放經濟高地。
“建設開放城市,成都應發揮好三大優勢。”成都市社科聯(院)副主席閻星表示,發揮內陸腹地變開放前沿的區位優勢,增強國際門戶樞紐功能;發揮市場中心和經濟樞紐的極核優勢,建設高能級開放合作平臺;發揮天府文化貫通歷史和未來的人文優勢,建設世界文化名城,打造新時代城市國際名片。
連續13年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宜居城市”已成為成都最具顯示度和辨識度的城市名片。作為公園城市首提地,四川天府新區黨工委書記劉任遠表示,天府新區將做優做強“公園城市綜合功能”,系統提升人口承載力,聚焦幸福生活和智慧治理,著力構建公園城市“宜居—宜業—宜創”的幸福場景。
只有讓市民更好共享城市發展成果,共同富裕的步伐才能邁得穩、走得實。不久前,成都曬出年度“民生賬本”:連續33年實施十大民生實事,2021年72個具體民生實事項目完成,38個項目超額完成;2021年起,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滾動實施項目4344個。
建設智慧城市,善于運用新技術手段;建設善治城市,加快推動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安全城市,將持續提升城市韌性。
立足發展新起點,成都正向世界級城市發起沖刺。(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秋怡 王國平 程文雯 吳亞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