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科普,更要普及科學思維

發布時間:2023-06-13 09:3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他山之石】

  作者:余 寧 劉郅楠(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社協同育人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林業大學團委科技創新教育部副部長)

  有人之所以會覺得物理枯燥,除了學科本身的嚴謹特質之外,更多的是因為第一次接觸物理時一般在小學、初中,未知的領域還有很多。但當你聽到這樣一種說法——“把生物切片,每一個過程都是化學,把化學切片,每一個過程都是物理”,你是否又會覺得,知識有趣了起來?這就是難能可貴的想象力。如果追問得夠深入,所有關于“為什么”的問題都會以“不知道”而告終,因為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科學認識還不夠全面。而這,也是科普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這些年,隨著大眾傳播力量的壯大,科普信息化水平顯著提升。不僅科普基礎設施迅速發展,各類科普活動也蓬勃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科普方式日益豐富。隨著科普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專業科普力量不斷加強,青少年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氛圍愈發濃厚。據統計,2020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0.56%,比2015年提高了4.36個百分點,比2005年提高了8.96個百分點。

  眾所周知,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一翼,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但在科學思維養成、科學方法傳遞上,我們的科普工作仍有進步空間。以蓬勃發展的短視頻科普為例,數量迅速增長的泛知識類科普作品,一方面讓科學知識能夠觸達更多人,另一方面在內容上也出現了重“知識補課”輕“價值引領”的問題??破斩桃曨l總體上還是以傳遞科學知識點為主,就知識談知識的仍然占大多數,而對于科學方法、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進行介紹的則明顯偏少,難以有效幫助青少年樹立起系統的科學觀念。《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要求,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2025年要超過15%,2035年要達到25%。實現這一目標,離不開大科普理念的樹立,即綜合科技教育、科學傳播、科學普及、科學實踐等活動,強化協同聯動和資源共享,形成地域、領域、主體的全覆蓋。

  在這一方面,一些國家已經作出探索。他們重視對青少年科學精神及科學思維的培養,適時調整科普理念、政策規劃,為培養未來科學家夯實基礎。如美國科普工作的理念就經歷了從19世紀“重視科技知識的實用性”到20世紀“關注科學與社會的關系”,再到21世紀“注重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人本性”的轉變,在政策上從提倡對實用知識的掌握轉向注重公民科學精神的培養。日本的科普理念也經歷了類似轉變,從20世紀中葉強調“面向公眾的科學知識普及”,到20世紀后期強調“促進科學技術的理解”,提出要喚起青少年和民眾對科學的興趣和關注,再到21世紀調整為“使科學技術成為社會文化”。

  雖然不同國家科學傳播政策的側重點不同,但總體來看,發達國家科普政策的制定更突出針對性,包括儲備科技人才、培育科學文化等,并注重科普與學校教育的結合。如英國將科學列為核心課程,讓學生掌握更多科學思想和科學技術,成為學校教學的一個主要目標。以色列從小學到高中都開設了內容豐富的科技課程,傳授科學技術的基本概念、思維模式和問題解決策略,全方位滿足學生的探索興趣,以幫助學生掌握未來生活中所需要的科學知識、科學能力和科學方法。

  他山之石不妨借鑒。從科普“飛入尋常百姓家”,到“潤物細無聲”養成科學思維,我們也可在觀念、內容、方式上持續發力。

  一是從理解科學到參與科學。當前,技術飛速更迭、信息海量泛在、萬物萬眾皆媒,科學普及的內涵和外延也相應發生深刻變化,正從理解科學的單向傳播模式向參與科學的雙向互動模式轉變,青少年科普模式也正從傳統的知識導向轉變為科學思維導向。因此,亟待從科普觀念上進行調整,即不僅要重視青少年對科學知識的掌握,同時還要更多傳遞知識本身產生的過程,更加注重青少年科學思維養成、科學精神培育以及創新能力培養。

  二是用研究科學的精神去做科普。由于青少年認知發展規律的限制,科學思維的養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建立在較為豐富的科學知識積累和科學實踐經驗基礎之上。因此,要根據青少年的年齡和各階段發展特點,鼓勵引導各類傳播主體在科普內容供給和科普方式上,強化科普思維養成意識,注重思維培養、方法訓練等方面的優化設計,用研究科學的精神去做科普。

  三是創造性的科學鍛煉不可或缺。從科普實踐的角度來說,科學普及不僅要傳播科學知識,更要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方法,激發受眾尤其是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本·奧爾林曾在《歡樂數學》前言中寫道:“如果你覺得數學不可能這么神奇,那也許是因為你在一個叫‘學校’的地方學過數學了。”雖然指代的是數學,但對于我們思考科學,探究科普受眾好奇心與想象力的問題有所啟發。

  青少年作為祖國的未來,是科普的重點人群。我們期待廣大青少年在科學知識和科學思維的積累養成中,釋放創新潛能,激發創新活力,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夯實人才基礎。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中文国语字幕在线播放视频|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无线码|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人妻无码中文久久久久专区 | 日韩久久无码免费毛片软件|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 |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绿巨人| 欧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电影|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青青草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2022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乱人伦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高新无码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AV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伊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 | 西西午夜无码大胆啪啪国模| 中文字幕国产| 亚洲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日韩欧|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 | 久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二三四在线播放免费观看中文版视频| 精品人妻中文av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毛片无遮挡高潮免费|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新版| 日韩一本之道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 亚洲 中文在线 字幕| 中文字幕无码乱人伦|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无码|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专区高清在线观看|